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忽视环保和健康教育,扶贫目标将很难达成

[ 作者:叶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20 录入:吴玲香 ]


年关将近,各种送温暖活动如火如荼,受国家扶贫目标的影响,很多送温暖都会贴上扶贫的标签。作为一个环保公益人士,我对国家的这一轮扶贫工作有些想法。

根据官方数字显示,我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按照国家的扶贫目标,到2020年这7017万贫困人口都要脱贫。这个目标很好,说明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原因我以为有以下三点:

(一)环境污染导致患癌人数增加。中国经过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迈入10万亿美元俱乐部,GDP总量仅次于美国。不过正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样,中国也付出了环境的成本和健康的代价。近些年来,各种关于癌症村的信息不停的见诸媒体,这就是显性的成本。在未来的数年内,这种环境致癌问题可能会呈现井喷之势,集中爆发,这无疑会导致很多因病致贫的家庭的出现。和其他小灾小病不同,癌症很难治,且动辄几十万,很多家庭因之倾家荡产,债台高筑。类似这样因病致贫的家庭,扶贫的难度非常之大。好在政府现在有大病医疗对治,但要想从根本上减少患大病的比率,还是要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着手,否则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这边刚刚让一些病患家庭脱贫,那边又冒出很多因病致贫的家庭。

(二)健康教育缺失导致病患增加。除了环保以外,政府还要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比如禁烟控酒少吃盐多吃素等内容。这健康教育的难度一点也不比污染治理容易。就拿禁烟控酒来说,在中国广大农村,因为习俗的影响,要想改变当前烟鬼酒鬼闹农村的局面,还很是不易。中国有3.16亿烟民和5亿酒民,他们都是各种疑难杂症的巨大温床。有数字显示,中国每年因为吸烟致病死亡的人数达到140万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耗尽家财后才去世的,其巨大的医疗成本不仅自己承受,还转移给了家庭成员,无形中又增加了几百万贫困人口。喝酒的情况要比吸烟好些,但也不容忽视。据2012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过量饮酒死亡的人数为11万人,致残(因喝酒产生严重疾患)的人数273万人,这些人都可能成为被扶贫的对象。

(三)生态破坏导致生态难民增加。我国这些年来的发展是粗放的发展,除了排污量巨大外,对生态的破坏也很严重。沙漠化、盐碱化、石漠化、土壤贫瘠化、缺水等问题突出,这就会导致生态难民的大量增加。对治生态难民,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措施,比如生态修复、生态移民等,但效果如何,这些移民能否成功融入当地社区,能否安居乐业,发家致富,还需要时间检验。十年前中国著名媒体《南风窗》曾刊登过一篇访谈文章,题为《中国生态的盛世危言 1.5亿人沦为生态难民》,文章借现任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之口,道出了中国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和生态难民的庞大数字。这些生态难民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生活和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他们中很多人都在温饱线上徘徊。这群生态难民基数很大,其中一部分要想脱贫也委实不是一件易事。

怀着忧虑的心情写下以上这三点,不是为了给中国目前广泛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泼凉水,而是希望扶贫工作要标本兼治,内外发力,不仅仅精准扶贫,产业扶贫,还要国家在大政方针上和地方政府在具体操作上,把减少污染、恢复生态、健康教育等工作抓在前面,在源头上阻断贫困产生的土壤,我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宏大的扶贫目标。

2016119日于北京

(作者系北京绿十字宣传大使、绿和公益发起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浪博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