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综合施策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 作者:王辉 何虹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20 录入:吴玲香 ]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深挖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方面之一的农村消费水平提升无疑是重要的一环。然而,调查显示,农村居民消费提升还存在着多重制约因素,亟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农村居民增收渠道狭窄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农户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工及种养殖为主的农业。二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习惯制约了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改善。调查显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观念保守,有余钱会用于增加消费的农户占比仅10%。节日过度消费,农户节日消费支出占比较高。人情消费开支增幅大,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支出。三是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增大了农户预期消费压力。农村居民为预防医疗和养老风险,作为理性选择,居民只能收敛其他方面的消费,增加储蓄降低消费额。调查显示,高达60%的农户在有余钱时选择储蓄。

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笔者建议:

一是以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农村居民消费提高。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收入稳定增长。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展收入渠道。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政策支持,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发展农村理财市场,增加财产性收入,实现收入多元化。

二是以政策和服务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通过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升文化素养,活跃文化生活,改善消费结构,满足发展型消费。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以激活商品流通和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消费信贷,适度引导农村居民超前消费,提高消费意识。

三是以社会保障的完善消除农民消费压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健全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贫困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减少家庭公共服务消费支出比例,改善消费预期,促进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

四是以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民消费增长。要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就业和生活环境,鼓励乡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形成符合地方特点、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6011603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