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空心”村谁来养老?

[ 作者: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21 录入:吴玲香 ]

——来自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组的报告

安徽省芜湖县六郎镇北陶村90%的土地被流转至少数经营大户手中,进行集约化经营,村民很少从事农业生产,中青年人基本都到上海、浙江、江苏或是芜湖市务工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到村里调研的这几天,村里最常见的画面就是家门口巷道旁一群老年人聚在一起聊天,或是老人带着小孩玩耍。随着子女们定居城市,老人们由于不适应城市生活、不愿为儿女增加负担等原因,大部分都没有随子女生活,而是留在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

六郎镇集镇区有6家养老机构,既有公办敬老院,又有私人养老机构,但是北陶村里,除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少数五保户外,住进养老院的老人很少。通过走访我们发现,老人们不愿住进养老院的原因,一是经济条件不宽裕,当地私人养老机构每月1000-3000元的费用让一些老人无力承担;二是在大部分老人观念里,住进养老院就意味着儿女们不孝,这会让儿女们在村里抬不起头,老人们不住养老院是顾及儿女脸面;三是部分老人留恋生活了一辈子的乡土和熟悉的伙伴,不愿离开村庄。

随着村里老人年龄不断增大、年轻人外出,当地谁来养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基层政府、社会企业、互助团体等多方力量,发展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互助养老等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一是加强传统孝道文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子女赡养老人意识,强化家庭养老作用。二是鼓励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水平,对专业养老机构给予适当引导和补贴,逐步降低养老机构进入门槛,减轻当地老人负担。三是强化针对老人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乡镇卫生院定期上门体检,或政府主导,引入社会团体定期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让老人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养老服务。四是加强老年人精神建设和邻里关系的建设,邻里间互帮互助,共同养老。

背景资料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农业部连续7年组织开展“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坚持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态化调研机制,坚持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开展调研,坚持每年聚焦一个主题开展调研,坚持结合实际推动工作落实,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推动了“三农”政策和工作落实。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农业部调查研究工作的经验,对照新任务新要求,克服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和水平。2018年农业部选派120名干部,深入30个省(区、市)60个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驻村调研。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观三农 2018-03-20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