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冯岩:精准,美国农业领先世界的秘诀

[ 作者:冯岩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02 录入:实习编辑 ]

来到美国,我们仿佛踏入了一片农业的新世界。相比于我们现有的农业发展水平,无论是从用工分级还是机械化水平来看,美国在这两个方面上都更为严谨和精准。提及精准,相比较于世界范围来说,除了以色列等国家,似乎没有谁可以与之媲美。然而在大面积国土范围内实行精准化操作,无论是从滴灌还是采摘,播种还是植保,美国农业所体现出的一切都合乎农业发展的规律,而这种规律正是我们所追寻却总没有办法去接近的。

值此之机,农资与市场美国参访团来到美国,从德克萨斯州开始,走访了加州农业管理机构、商会、私人农场、农机公司、肥料农药经销商等等,希望从中嗅出中美之间的差别,希望寻找我们可以弥补的差距,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无论是从精准度上来讲亦或是从精准种植管理面积上来讲,中国都可以不断的缩小和美国之家的差距,从而真正实现中国的农业发展精准化,这也正是本期专题所希望呈现给广大读者的精髓之所在。

基本概况

一、基本情况

美国不仅是工业大国,也是农业强国。国土面积十分宽广,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两国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都很小,美国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5%左右。但美国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农业,农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很高,一个农业人口可养活100人以上。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很高,农业发展和农业科研等一切都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促进产业发尽其所有。美国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一) 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职能管理和政策支持十分明确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各级政府部门是相关信息的集中点,包括种植类型、市场需求、病虫害发生及其防治等,以及科研院(所)的最新技术成果信息等都通过政府部门向农民发布,农民根据科技成果及其试验试种、市场需求等信息,及时调整生产和进行病虫害防治,政府和研究机构提供咨询和指导。对于一般科研项目的确立,也是完全以市场为需求。研究部门通过政府等途径所收集的信息,了解农业生产中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做出科学论证而形成研究项目。此后,可与农户、农民协会和公司联合,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资助。或者申请州一级的基金项目,政府还帮助提供贴息贷款。总之,项目应用的针对性很强,又有一定的市场保障。

【参访美国加州农业局】加州农业州议员和三位地方县农业局局长陪同互动交流,在这边政府官员是老百姓推举出来的,他们也是为大家提供服务的,是真正的服务商!在加州有人喷洒飞机已经很成熟,无人机在美国也是发展中事物,这里的农业现在越来越强调有机种植农业,因为消费者很追捧,有很好的收益,他们利用对抗性天敌来处理害虫!同时他们对土壤保养非常重视!认为土地是有生命的!

(二)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世界领先

考察团还专门访问了美国洛杉矶UnitedAgribusinessLeague (商会)。洛杉矶UAL商会是一种民间的会员式组织,具有组织农民生产、联系市场、提供信息、帮助和指导生产以及销售农民生产的产品的作用。同时,它还帮助农民建立与政府沟通的渠道,特别是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咨询和保护会员的利益等。

洛杉矶一个年产25万公斤葡萄酒酒厂,需要12000—15000亩的葡萄生产基地作为依托。酒厂与农户之间,通过商会或协会以订单的形式,既确保酒厂生产的原料需求,又保证了农户产品的销售。围绕优质葡萄的生产,商会或协会与院校或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建立品种更新、技术服务体系,确保高产优质葡萄的生产。同样,在洛杉矶考察加工企业发现,他们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农业为保证,来完善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产业化。在加州地区,十大农产品的生产产值排列顺序是奶产品(63.6%)、养牛业及制品(10.5%)、蛋类(5.2%)、苗木产品(4.8%)、橙子(3.3%)、牧草(2.4%)、蔬菜(1.3%)、鸡、猪肉制品(1%)、仔鸡(O.8%)和草莓(0.6%)。应该说,发展什么,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产业结构十分合理。

【美国农会】稻米农会也就是国内的合作社,农场主自主组合起来的服务型组织,这里一个区服务36万水稻田,提供配肥、配药、打药,隔壁的稻米协会去做加工一条龙,稻米销售由农户自己决策,这边的水稻8毛钱一斤,政府给予组织很少的补贴,农会除了运营成本后所赚收入返还农民,这里水稻用底肥都是液体肥料,中间过程追肥用飞机撒施固体肥,这边的一般的农户一人管理1800亩地,收割时才用3人,水稻田农药一般用2次,一亩地90元左右的农药,飞机撒药一亩地10元!稻米收回来后加热90华氏度,然后到下个罐中60度然后降到室温储存,一般可以储存2年原因是除尘技术,稻米皮表的尘土可以处理的非常干净!

(三)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非常健全

美国的农业标准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农业技术法规;实施生产操作规范;实行产品质量安全和管理体系认证;提供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美国十分注重绿色农产品生产,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美国,从联邦到各州都制定了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从品种选育、生产管理、收获技术、产品加工等都有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美国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原则性法律规定,政府部门制定有关的技术性规定和实施细则,并以政府法令和条例的形式颁布,为农产品及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例如,美国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等。对涉及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性状及其产地环境的标准,都是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发布技术法规、法令和指令来强制执行。在建立的完备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专业人员的权限及分工也十分明确,整个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应急反应能力明显提高。

(四)农产品营销管理体系完备成熟

美国政府对农产品营销管理特别重视,其农产品营销调控体系也相当完善。美国农业部专门设有农产品营销管理局,旨在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兼顾消费者和美国农业双方利益,促进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确保动植物健康和受到照料。

农产品营销管理局要和各州农业部门共同协作,通过制定农产品生产标准和销售等级,提供商情,选择农产品销售渠道,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制止不良行为,消除农产品生产过剩现象,帮助农场主和托运主制定合理运费等营销手段,保证以最好的条件、最有效的方法和最便宜的价格将农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大体上,农产品营销管理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扩大农产品营销和配送的,并鼓励形成公平竞争和高效的市场体系。

1、建立等级标准,提供商品检验、分等分级和证明,发布市场信息;

2、对联邦研究与推进计划及市场协议和规则进行监督;

3、促进农业生产者对消费者的直销;

4、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技术帮助;

5、制止易腐农产品行业的不正当商业行为,以及为新的植物品种提供准专利保护;

6、加强运输和市场管理,使不同地方的农产品,从农户开始,经过国家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最后进入国内或国际大市场,为生产者、运销商、出口商、农村社团、政府中介提供有关物流的信息。

(五)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服务机构相当完善

美国实行的是政策性保险,采取的是政府出政策、商业性公司经营或代理的办法。联邦农业部所属的农业风险管理局与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负责制定农业保险政策和组织协调,并兼有再保险的职能。美国有完备的农险法律体系,从法律上规定了联邦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建立和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均依照专门的法律来进行,由专门的法律来规范。政府对农险业务给予激励(包括保费补贴、费用补贴和免征税赋等),使农户和商业性公司有参与的积极性。美国的农作物保险责任非常宽,既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又包括野生动物侵害、作物病虫害等;既提供产量保险,又提供收入保险,保障水平较高。1996年,美国又专门立法成立了农业风险管理局,该局有400多名高素质的专家,专门从事农业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各项计划的实施。在政策的激励下,还得到了经过批准的私营保险公司积极参与,以及全国农作物保险服务中心和各州农业推广中心的支持。有一支素质高的农业保险专业技术队伍和农业保险的中介机构,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农业保险管理制度。美国农险是建立在对农业灾害数据长期的统计和精算基础之上的,有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很高,服务工作非常及时到位。

【服务商】走进加州最大的服务商平台:首先他们的植保作物专家到田里诊断后给一个处方,农民拿着处方到植保公司领取加农资卡(类似我们的加油卡)到服务商这里配肥配药,全程机器操作,老百姓直接罐车拉走就可以,而且你买一灌液体肥,可以免费借用罐车一周!液体肥料在中国是发展趋势!

主要特点

美国农业生产有以下六个显著的特点:

1、农业高度现代化

美国人口突破4亿,其中农业人口520万人,农场310万个,全国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7亿hm,人均0.73hm。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高、劳动生产效率最高、农产品出口量最大、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2、区域化发展优势明显

美国西部经过大开发后,其区域优势也十分明显,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美国中部地区大部分为开阔平原,土壤肥沃,一年四季气候分明,作物生产期长,玉米生产位于全美第三位,牛肉生产位于第二位,生猪生产位于第六位,畜牧屠宰加工位于第一位,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出口世界各地。

3、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大,又主要依靠机械化作业。在美国农民就是一个机械手和卡车司机,驾驶卡车在田地巡视,操作农机在地里耕作,美国农业生产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整地、深施肥、收获等各种农业作业项目全部实行机械化,有的项目还实行复合作业。家庭农场实行公司核算,科学种植,机械标准化作业,生产效率高。

【农场】走访洛杉矶菜基地:当地老百姓打井60多米深有地下水,靠近雪山!山东的王师傅在这里种了100英亩(600亩蔬菜)共有7-8人中国人管理,墨西哥人参与收获环节,买地成本6400美元/英亩,韭菜一年可以收七次,一英亩可以收益1.5万美元(近10万元钱)作为沙漠地带本身土地肥沃,做基础土壤改良的时候他们用植物垃圾发酵后洒在地里!关于大棚只要用的铁架子,美国的大棚膜有4年的保护期,生产的蔬菜卖给代理商!韩国人在这个基地旁边种植果树(大枣)卖给日本和印度等地,现在来这边做农场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4、高度重视农业资源保护

一是进行盐碱地的治理,改善土壤理性,科学选择适合土壤种植的作物品种。二是发展旱作农业。三是开展保护性耕作,注重培养地力,实行免耕耕作制度,全国免耕面积占总耕作面积三分之一;对农作物秸秆实行机械还田。四是实施休耕法。美国政府规定了土壤保护标准,农户的耕地经过检测后达到了规定标准,就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否则就得不到政府的补贴,从政策上激励农户保护土壤。

5、节水农业在美国西部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西部是干旱地区,雨水少,这里的旱作农业十分发达。加利福尼亚州降雨多在北部,为了解决中部水资源短缺问题,修建848公里长的水渠,将北部的科罗拉多河水引进中部,使中部地区农田灌溉充足。其主要运行机制是政府投资修建主渠道,家庭农场自己投资将水引进农田,充分发挥政府和家庭农场双方的积极作用。种植园普遍采取机械耕作、播种,自动喷灌,并采用渗灌的方式输送营养液。

6、产业化经营水平高

美国农业生产阶段、农业产业化阶段、市场销售阶段紧密相联,农业产业化程度高,实现了产销“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一方面,超市、连锁店等大型企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供货机构,直接到产地组织采购、加工。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企业发达,规模大,加工水平高,成为家庭农场与市场销售的中间力量。

【果园】走进加州大果农基地:种植核桃、黄桃、水蜜桃、西梅共计8700英亩,从种到收到简单加工一条线作业,其中核桃1000英亩,8个员工服务,成熟的果树一年投资1000美元基本上全用液体肥料走滴灌设备,效率高,节约肥料,减少人工和成本,(液体肥料主要是硝化钙、尿素(液态氨)硫酸钾)如果是一块空地需要投入3000美金,从破土开始,深耕2米,起垄,滴灌和种植,核桃树一般第三年收成1吨/英亩,第五年3.5吨/英亩,每公斤核桃可以卖10美元。1英亩收益4800美元,成熟后通过机器摇动采摘,然后机器剥皮处理,然后卖给美国最大的干果加工和销售商!

精准农业

一、精准农业及3S技术

精准农业也称为精确农业、精细农作(Precision Agriculture or Precision Farming),其含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如化肥、农药、水、种子和其它方面的投入量)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化学物质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自然资源。精准农业是现有农业生产措施与新近发展的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集成了信息技术与3S等高新技术,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网络抽样技术、产量监测器、变量控制技术、作物模拟模型等技术兴起的一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其核心技术是“3S”(GPS、GIS、RS)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地球上空的24颗GPS卫星和地面上的接受站及用户设备等,组成的高经度、全天候、全球性的精确定位系统。该技术主要用于田间信息的定位采集以及田间操作的准确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是对各种空间数据进行管理,通过把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土壤测试结果、化肥农药使用情况以及产量等数据输入GIS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绘制信息电子地图,并抽取相关信息提供给施肥专家系统等决策支持系统,形成施肥、灌水、喷药等田间操作决策。

遥感(RS)和传感器监测系统,主要用于数据采集及田间作业监测,现代遥感技术已可达到1米以下分辩率,通过多波段的遥感、遥测,能够获得多时段的大量的地面信息。传感器的应用能够及时获得相关的信息,例如产量、水份等。

二、美国精准农业及其3S技术应用现状

精准农业技术发展得益于海湾战争后GPS技术的民用化。1993年,精准农业技术首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两个农场进行试验,结果当年用GPS指导施肥的产量比传统平衡施肥的产量提高30%左右,而且减少了化肥施用总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精准农业技术成为国际农学、农业工程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富有吸引力的领域之一。愈来愈多的技术开发和研究成果见诸于国际学术刊物;每年都举办有相当规模的“国际精准农业学术研讨会”;美国—些大学(如明尼苏达大学)建立“精准农业研究中心”;在万维网(World Wide Web)上设有多个专题网址,可以及时查询到有关研究发展信息;有的大学已经开设了“精准农业”技术专门课程。

【中美农业论坛】加州戴维斯大学张明华教授分享趋势农业《美国农业大数据和精准农业》,现代农民需要运用高科技工具参与农业,测土配方、测叶配方,运用GPS可以实时的提前获得数据信息和预测产量,用激光平地,用物联网技术和遥感设备、无人机参与农业,最终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减少污染!

美国加州环保署农药管理部马光明博士分享了《美国农药市场特点及其对中国农药的启示》美国的农资都被六大零售集团(植保服务公司)掌控,中国需要依靠“作物解决方案”“精准农业”“专业化服务”建立中国农药市场的主流分销渠道!

70年代初期,由于美国电脑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开始进入农业领域,1970年美国部分农场与电脑公司合作,进行农业生产信息资料的分析,充分了解土壤状况对作物产量影响,进一步把一个农场划分为若干小块地块,对每一小块地块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采用不同的农业作业措施,这是精准农业的初期。随着精准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GPS技术和农机制造商介入精准农业领域,使精准农业的应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美国有2000台收获机安装有产量监测器,到1996年就有9000台收获机安装有产量监测器。变量控制技术从1995年开始商业使用,当年售出2000台,1996年售出9000台,到2001年进入平稳增长期。从政府角度来说,精准农业还处于初期阶段,还仅部分使用精准农业技术。

美国有200多万个农场,其中8%是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规模经济的大农场,占整个农场耕地面积的37%,精准农业主要应用于大农场,有60%—70%的大农场采用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的采用也给农场主带来明显的效益。精准农业应用的主要地区在美国中西部,应用的主要作物是大豆、小麦、玉米和部分经济作物。

精准农业设备,美国公司提供整套服务。农场拉动,企业推动比较多,但美国政府在财政资金和项目支持较少。由于目前精准农业与3S技术的应用还主要来自于精准农业设备制造商的推动,所以现在还以单项技术应用居多。精准农业作为一项综合技术,只有GPS、GIS技术结合土壤信息采集、产量监测、分析决策以及智能化农机作业,才能更充分发挥精准农业技术带来的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只有政府在精准农业技术研究、教育、培训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才能持续发展。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资市场网 2017-08-01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