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央视焦点访谈节目聚焦农村电商发展,提出了目前农村电商不“农”的问题。作为为农服务主力军的供销社,在电子商务领域如何走出一条既有供销社特色,又能发展壮大的农村电商,是一个需要从多角度来深度探讨的课题。本文将从五个角度来阐释供销社县域电商的五点突破。
第一点突破:网点构建互联网化
互联网最精彩的地方是实现互联后,整体会得到增量业务。在这里,网点包括日用品百货超市、中心社和基层服务网点,由县电商运营中心来帮助开拓电商业务。县运营中心借助零批系统,完成对网点、社会食品加工厂(坊)的整合与链接,实现对基层供销社的生鲜、副食的供应;例如商洽县城某熟肉加工坊,小批量向网络内的各网点供货并放置于网点的冰箱,这样村民不出村就能吃到副食、喝点小酒(增量业务的产生)。县运营中心还可开展集采,统一采购,商洽本地品牌代理商,降低单店的采购成本;开发自有品牌商品,果蔬预加工配送;网点所归集新鲜农产品的预售。
第二点突破,电商运营社群化
网点运营要社群化,网点借助微信实现与更多顾客的连接,变顾客为粉丝。具体做法如下:要求店里的员工添加村民的微信(员工添加好友数量应该成为一项考核标准),让员工通过朋友圈、好友互动来完成客情关系维护;店面建立村民群,可在群里定期推送新品或者低价的清货商品,培育忠实用户;同时可以寻找村民群中的合伙人,通过创业的吸引来产生裂变,开辟新的代销领域。县运营中心也需在县城建立居民消费社群,为县城居民提供从各网点归集来的鲜活农产品。县运营中心可开设微信公众号,撰写实用信息、心灵小文、拍摄小视频、精美产品图片来吸引居民粉丝关注,并为各网点提供内容来来吸引粉丝的追随。
有了社群,就等于有了流量;剩下的事情,就是引流至电商平台结算、发货了。
第三点突破:农资销售综合化
在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上,县供销社要给予电商公司龙头企业的定位。有了这样的定位,电商公司将会在农业生产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具体做法如下,以土地托管为组织载体,实现对农户的汇集;以农资农服信息系统为信息载体,参加土地托管的农户可在此系统上下单,订购优惠农资、种子、预订农事(农机、农技)服务生成订单;以基层服务网点为线下服务载体,协助完成农资农服信息系统所生成的订单。
第四点突破:物流配送自营化
就像毛主席所坚持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武装队伍,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实现网点经营互联网化,向入网的门店配送生鲜、自营商品;城区居民吃到直采的鲜活农产品,都需要物流配送来支持。因此要建立自营能覆盖本县域的物流配送团队,有了自己的物流配送团队,经营上踏实,可聚精会神开辟更多的业务。不要担心物流团队任务不饱满,养活不了自己;有了物流配送团队,不但可以承接自营业务还可以承接社会企业的第三方业务、更多的本地化020业务。
第五点突破:农村金融配套化
征信是农村金融开展的难题。在上述“四化”中,会有不少节点存在着资金的借贷需求。比如,基层网点的备货、土地托管农户购买农资、农机手购买农机、创业人群的进货等。一般而言,真实存在的经营项目,资金需求违约的风险不大,因此县级供销社可以在相对比较容易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展农村金融来配套上述“四化”的顺畅运作。
回顾以上的五点,不难发现商品的电商化买卖,在“五化”的格局中,只是供销社电商的一小部分职能。完成“五化”,供销社县域电商将呈现涵盖农业生产电商、农村生活电商、农村金融电商、县域社群电商、同城物流配送的大生态体系。笔者相信通过不断深化这五点突破,必将诞生有生命力的供销县域电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三农纵横 2017-06-09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