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纪委通报了一起扶贫领域腐败典型问题。萧县龙城镇李台村扶贫专干刘步海对该村贫困户蒋某在萧县县城拥有房产,对村民刘某某、李某、许某某三人名下有机动车辆等情况毫不知情,因识别不精准、把关不严,刘步海受到党内警告处分。(5月30日,新华网)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贫困户应该是家徒四壁,身穿着破烂的衣服,脏兮兮的小孩辍学在家,家里没有多少粮食可吃,一家人挨饿受冻。正是由于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存在,国家才下大力气,瞄准贫困人口,实施精准脱贫政策。
可是,有的地方却在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时候,出了纰漏。造假、欺瞒、伪造相关信息,想趁着国家扶持贫困户的时候,搭上顺风车。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严把贫困入口关是扶贫政策实施的关键。首先,信息公开化。把符合条件的人口纳为贫困户,把真正需要国家帮扶人纳进来。不仅要做到人人知晓,还要做到公平、公正,才能杜绝优亲厚友的现象。
其次,乡镇审核一定要仔细。村级上报的人口家里收入情况怎么样?基本情况如何?这都需要基层干部发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逐户核实,才能上报给上级部门。
第三,相关监督机构要做好最后的把关,防止有漏网之鱼。在事中、事后也必须一丝不苟的做好份内之事,保证国家的钱、财、物交到真正的贫困户手中,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战是最大的民心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一民生工程,容不得“蚁贪”造假,也容不得其他人等来“雁过拔毛”。只有以必胜的决心和认真的态度,才能严把贫困入口关,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在2020年,如期进入小康社会。
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武县泗耳藏族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