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三个+”精准发力助脱贫攻坚

[ 作者:杜才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31 录入:吴玲香 ]

种了25年水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矮岭村村民何元志没有想到,多年来一直让他头疼的稻草,如今竟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宝草”。(5月26日,中国网)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矮岭村群众,将原本并无甚大用处的稻草,通过编织草绳增收,一亩稻草成本100元,加工成50卷草绳,可以挣到400元,且不耽误农时。据笔者推算大约每月此项净收入2000元左右,该县因地制宜为部分贫困户脱贫奔康找对了路子。

“信息+资源”,让资源变废为宝。“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产粮大县,稻草随处可见,不是烂掉就是烧掉,形同垃圾;信息社会里,只要肯认真甄别,总会找到有用的信息,当地获知稻草可以编织草绳用于工业产品和园林园艺的信息、编织机高速生产草绳的信息以后,将两大信息与本地稻草资源信息、人力资源信息“有机重叠”,实施“草绳富民计划”,稻草身价“扶摇直上九万里”,给村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部门+农户”,让梦想照进现实。当地没有草绳编织机,城北镇政府帮示范户从江苏厂家网购了一台,示范户初获成功后,城北镇政府把稻草编织作为今年脱贫攻坚重点产业扶持;富川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县林业局作为城北镇帮扶单位,积极支持草绳编织项目,决定提供50台编织机“送机上门”扶贫。将通过村委会以租赁方式将编织机发放给石狮、泗源等贫困村的贫困户,既解决增收难题,也可通过收取微量租金形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乡镇、部门的帮扶下,致富梦想将照亮更多贫困户心中的那片蓝天。

“产品+市场”,让增收成为现实。草绳是有韧性、有强度的绳子,还有一定的防震功能,可以用来做石材产品、陶瓷产品的防震包装,也可以用来围绕绑扎树根绳子,固定根须、防泥土散落,绳子朽了还可以做肥料。恰好距离当地70公里的贺州是全国最大的人造岗石生产基地,草绳被大量需求;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各地园林绿化也大量需要草绳,城北镇的草绳成了适销对路产品,不少厂商都拿着真金白银上门来订货,“一根草绳”为城北镇为困难户找准的脱贫主攻方向,并以此帮助困难户实现了经济收益。

当然了,生产在发展,问题和矛盾也在不停地产生,比如扩大草绳生产规模以后,当地稻草资源就不够用了,仍需要当地党委政府出面帮忙协调衔接;又比如老板欠账、农户相互压价、产品质量问题等等,需要政府出面,协助组建区域行业协会,维护农户利益,确保困难户持续增收。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在脱贫攻坚战中,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用好用活市场和信息手段,带领贫困户瞄准市场商机、实现了增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其他地方来说,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委编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