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1200万存款回穷山沟当村主任 ,白手起家的龚志荣说:我想把荒山穷沟变成青山绿水,让父老乡亲早点摆脱苦日子。(《重庆晨报》 2017年5月25日)
馍馍配白水。龚志荣值得点赞的并不是他1200万元的身价,而是他将这1200万全部带回村里,为村里打井、修蓄水池、铺设管道,绿化荒山、买树苗、雇人种树,投资养羊场、养鸡场、温室大棚,甚至自掏腰包带80多位村民到西安考察现代农业……他的志向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帮忙改善这个穷山沟的面貌,而是帮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龚志荣的“牺牲”是巨大的。他不仅花光了他的积蓄,更让妻子、父母的压力山大。没有好的经济条件,还要面对巨额的贷款,对亲人是满怀愧疚。但是,没有小家如何有大家?正是龚志荣这样优秀的基层干部,才有老百姓的好日子,才会有全中国的大团结,才会有繁荣富强奔小康。
农业发展投入大,见效慢,只有守着栽下的树苗数着希望,只有看着苜蓿吐出新绿,在树苗和新绿中展望未来。龚志荣这样的干部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榜样,让更多的基层干部看到他身上的优点,同时对标自身缺点积极改进,做到兢兢业业,一心为民,把老百姓的利益当成自身利益。
当然,要让更多的龚志荣投身到基层建设中来,还需要来自社会、来自领导的关心关爱,只有他们对龚志荣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才会让他有信心,才能让他挺过压力和烦躁,大踏步的勇敢前行,带领老百姓开拓眼界,致富脱贫。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与龚志荣形成鲜明对比的那些“苍蝇”应该从龚志荣的事迹中感到羞愧,为了私利不顾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与龚志荣相比,他们是多么的渺小。而笔者相信,龚志荣事迹一经报道,必定在社会上会积极大面积的积极响应,相信也会有更多的基层干部像他一样,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老百姓的脱贫致富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