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贪村官”18年内私吞1.5亿,被抓后村民放炮庆祝(5月8日中国网)
在《人民的名义》中,“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在任上“捞肥”以后,由于有人通风报信,“脚下抹油—溜了”,把外国当作了“避罪天堂”。
“丁义珍”是城里外逃贪官的典型,而在农村,也不乏其人,淮北市烈山区烈山村原党委书记刘大伟,强取豪夺村集体资产,据检察院调查刘大伟家族有房产十几套,包括在南京、上海、美国等地都购置了多套房产,“风声一紧”赶紧就溜,是名符其实的“农村丁义珍”。
农村“小官巨贪”的危害不可小觑。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只能为集体谋利益,不能违法乱纪谋取个人和家族私利。如同于明星的经纪人,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却干出在与明星老婆淫乱、贪占明星钱财的行为,那就是千夫所指的恶劣行为。“村级巨贪”刘大伟在篡夺集体经济领导权的18年间,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村集体资产,化公为私,掠夺财富为其家族所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刘大伟还曾经负责过两次拆迁工作,一次是宿丁路拆迁,一个是南湖拆迁,都是不堪回首的暴力拆迁,当地被拆迁群众至今仍是心有余悸;曾经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被刘大伟折腾得一片萧条。可以这样说,一个“村贪”,可把这个好村给害苦了。
俗话说:“养虎为患”“虎大伤人。”刘大伟原本为一个普通农民,后因婚姻关系,在村水泥厂上班,当业务员,后来又当上了村委委员、村党委副书记、村党委书记,在煤炭黄金期当上矿长。安排亲戚管理村企,掌控并转移集体资产,伤害了群众利益,作为一名并不起眼的基层村干部,却如同猛虎一样贪得无厌。而将“村蝇”养成了“村虎”,成为“农村丁义珍”,带给村民无尽伤害,村民自然有话要说。
其一,要怨村支部一班人只注重使用“能人”,忽视了对政治品质的考察、对接班人党性失察。“千挑万选,选个漏油灯盏”,因为选人用人失察,从而导致了别有用心的“苍蝇”混进村级班子,进而演变成了“村虎”,祸害一方百姓。村级组织在选任干部、使用干部的用人导向是大有问题的,村支部、村委会应担主责。
其二,要怨村级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力,村集体经济管理混乱。刘大伟作为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矿长,大搞“一言堂”,进而把手伸进集体经济,而全村党委的党员、干部、班子成员听之任之,导致其变本加厉,搞垮村集体经济、侵吞侵占利益,全体党员干部对此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三,要怨乡镇党委政府对没能遏止“蝇贪成虎”,也是有责任的。刘大伟在村上“胡搞”18年,而且还在村级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中“边腐边升”,该乡镇党委、政府、纪委没有正确履行党建工作责任,无视当地群众信访和民意,为“村老虎”培育了“腐殖土”。
其四,要怨村民们像一群“沉默的羔羊”。作为村级自治组织中的村民们,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他们对于不为本村谋利益的村支书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矿长,有权不选举;而且,十几年村集体经济不盈利,他们没有组织人去查账、没有组织人到当地纪委去上访,让违纪违法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村民们也是有责任的。
“巨贪”原村支书刘大伟不放心自己的非法所得,潜逃回国“落马”后,村民们放鞭炮庆贺,在鞭炮声中,村民出了口恶气,听起来的确很解气,或许查获刘大伟1.5亿元资金后,能够弥补村民们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这20多年来,“巨贪”刘大伟给集体经济造成的伤害谁来弥补,给群众造成的精神损失谁来安抚,造成全村萧条的面貌要得多久才能恢复振兴,这些都是未知数。
一言蔽之,作为一级党组织,只有按照执纪“一岗双责”的要求,用“四种形态”加强干部管理,才能铲除腐败土壤,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杜绝刘大伟这类“农村丁义珍”的现象发生,让管理不留遗憾、党纪不留死角,给群众谋取更强的幸福感、更丰富的获得感。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委编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