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淮北市烈山村,有一名“巨贪村官”,据检方起诉认定,在18年的时间里,这名村官将村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变为私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人民网,2017年5月8日)
18年涉案1.5亿元人民币,算一算,平均每年收入833.33万元,每月69.44万元,每天2.31万元。如此大的金额,安生在安徽省一个村庄里,令谁都难以置信!
刘大伟,原任村党委书记,是现行体制下村级干部,属于最底层最基层的村官,承担着直接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却反其道而行之,干起了敛财的勾当,而且是上亿元的财富,真是一个不简单的村官。
思考一: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在长达18年里,老百姓对这位村官的口碑如何,难道没有相关上级部门调查走访查看吗?村级监管哪里去了?难道上级政府看不见,也听不到民声吗?走基层,访民生难道只是一句口号?
思考二:集体资产转移也好,侵吞也罢,亦或是变为私有,难道全村就他一人说了算?村两委班子都同意吗?群众代表都认可吗?如果不同意、不认可,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相关资产变为资金的?还有没有其他相关部门的帮凶?
在“老虎”、“苍蝇”都要打的今天,作为基层的党组织,应该是服务人民群众都直接最有效的“最后一公里”的标杆。而刘大伟却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不加以惩治,势必会引发民愤,最终导致群众对党执政水平的怀疑,破坏党在人民群众的形象,最终损坏人民群众的利益,违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这名巨贪村官的身上,笔者认为:
一是各部门要走出办公室,多到基层走访,到一线倾听老百姓的声音,所谓的访民间疾苦,真到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做到执政为民,大公无私。特别是信访部门,一定要去核实,不能听信某些村干部一面之词。
二是加大村级各项信息公开的透明度。试想,如果逗硬执行财务公开制度,那么,集体资金就不可能流失,变成私人的。
三是加大反腐放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提倡对待反腐高压态势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遗患痈,要让每一个干部都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苍蝇”虽小,造成的影响却极其恶劣。除去苍蝇,是向全体中国人表明党中央想要力挽狂澜,朝着彻底根除腐败根源的改革方向前进。
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武县泗耳藏族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