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一带一路”让农业之花更葱茏

[ 作者:何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4-28 录入:吴玲香 ]

“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其巨著《资治通鉴》中,用生动的笔触写尽盛唐时期丝路之上的葱茏。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万里丝路这条古时东西方农业文明交融的通道,因现代农业交流而再度繁盛。(新华社4月26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尤其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稳则国家稳,农业兴则国家兴,农业强则国家强。乘坐着“钢铁驼队”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4600吨哈萨克斯坦优质面粉陆续运抵西安,进入市场后受到市民热捧;产自西域,植于中原,如今惠泽沿线国家。小麦的几番进出,再次见证了“一带一路”为丝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业合作赋予了更多现代意味。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当下,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培育新的农产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商标品牌的交流合作。无疑,对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能力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带一路”,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两条经济大通道,贯穿了欧亚大陆。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而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深化沿线国家交往的全新图景全面展开。当然,对于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如何利用这一战略契机,努力搞好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引领,积极推动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来讲,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话题和任务。

事实上,我国的现代农业交往因“一带一路”倡议而再度繁盛。早在2014年数据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进口总额为228.39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8.80%;农产品出口总额为210.32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9.48%。而且预计2020年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农产品经营量超过3000万吨/年,一手粮源掌控1000万吨/年,食品进出口50亿元;打造陆路和海路两大粮食物流通道,完善海外粮食仓储物流和农产品加工设施布局,增强区域内全方位交流,构建连接中亚乃至欧洲到中国内陆的国际粮食物流通道。历史与现实昭示着我们,“一带一路”将催生农业之花更葱茏。

有道是“机会难得,稍纵即逝”。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是关系一个地域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实现发展新飞跃。诚如报道所述:在现代农业交往的“绿色”之旅中,木拉提汉并不孤单。在杨凌示范区,始于2005年的援外培训人气正浓。这项主要面对发展中国家和丝路沿线国家的培训已举办70期,学习内容包括生产环境调控、水土保持与旱作农业、节水灌溉、农业经济管理等。“经过交流学习,许多丝路沿线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技术人员,展示出深化同中国农业合作的强烈愿望。笔者以为,树立正确的全局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方能引导优势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最后,引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霍学喜所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这条古时农业交往的纽带,将会释放出更为广阔的前景,现代农业终将播绿“一带一路”。相信在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下,“一带一路”将促成国际农业合作新格局、全球农业治理新秩序的建立,实现农业合作共赢。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水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