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调查表造假,脱贫攻坚岂能儿戏

[ 作者:杨诗妍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4-21 录入:19 ]

为“帮助”一贫困农户达到脱贫标准,安徽宿州市村干部王西军竟然填写脱贫调查表“造假”,王西军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4月20日,新华网)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目前一项重要使命。摆脱贫困,事关人民福祉,人民群众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民族梦、中国梦才能实现。而要消除贫困,从上到下必须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让人民群众真正过上好日子,而不是靠自以为是的村干部在报告表中涂改几个数字来弄虚作假。

调查表“造假”,让贫困户看起来是脱了贫,实则生活没有得到一点改善,这样的脱贫有何意义?对贫困户识别不精准、工作失职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存在,还有的干部在联系贫困户工作中,至始至终没有到定点帮扶贫困户家中去,对其不闻不问,摸不清贫困户家中的情况,遇到有上级部门检查,才匆忙下去做表面功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相信,贫困户不需要这种被忽悠的帮扶。

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是一些干部从头到尾没有把脱贫工作当成一项具体的工作来抓,在中心工作面前都耍这些把戏,很难想象在平时的工作中作风是何等漂浮,这样的干部不配为人民的干部。

要杜绝在脱贫工作中出现弄虚作假、识别不精准、把关不严、履职不力等问题,相关负责干部必须受到严处之外,脚踏实地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是关键。首先要做到精准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其次要做到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再次要做到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地走精准扶贫之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让贫困地区人民情愿、主动、自信、坚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