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精准扶贫不可“手榴弹炸跳蚤”

[ 作者:肖玮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20 录入:吴玲香 ]

备受人们关注的2017年“两会”已近尾声,善于引经据典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恰到好处地道出几例深刻又易懂的典故指导工作的开展,在2015年两会期间指导精准扶贫工作时的“不能‘手榴弹炸跳蚤’式扶贫”的论断至今仍不过时······

“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最早提出于2013年,起劲已逾4年。实施精准扶贫,要瞄准扶贫对象,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都用在正确的地方,确保力气能用在“刀刃上”。然而,利用扶贫资金,违规建设,盲目追求政绩的现象仍然突出。在不良政绩观的作用下,个别地方空想主义大行其道,耗巨资修建“长安街”、修“古城堡”等等现象层出不穷,脱离实际扶贫工程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还阻碍了社会生产水平的发展,甚至拖累国家整体的战略部署计划。

实施“精准扶贫”,一定要找准发力点,抓住关键,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扶贫资金稀缺而珍贵,发展机遇难求,扶贫工作时间表不容耽误,防止“精准扶贫”资源配置错位要及时纠正错误的政绩观,要正确部署,科学决策,通过探索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来杜绝大兴土木建“长安街”、修“天安门”等“手榴弹炸跳蚤”的现象。“手榴弹炸跳蚤”现象除了出现在基础建设领域外,同样也存在于思想理论领域——有个别地方领导干部认为精准扶贫就是抓“数据整理”,认为吃透了贫困家庭的收入数据、人员情况就抓住了关键,进而在脱贫数据上下“大功夫”,把一线干部都安排到数据调查、研究工作上,主次关系把握不当,竹篮打水一场空。

精准扶贫既不是集中财力搞地表标筑建设,也不是集中人力做数据普查,而是要研究创建能支撑地方经济长久发展、持久兴盛的地方产业,打造地方的竞争力。根除“手榴弹炸跳蚤”现象,更新思想理论、纠正不良政绩观,亟待实践。

(作者地址:四川省盐亭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