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民族贫困村寨远离悬崖远离贫困

[ 作者:范光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10 录入:吴玲香 ]

3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代表介绍了彝区脱贫攻坚的情况。他说,在17个县市当中有10个彝族聚居县和木里藏族聚居县都是贫困县。(38日央广网)

总书记揪心,我们应该感到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说,去年媒体报道了凉山州的悬崖村,我看到村民和孩子们长年在悬崖上爬藤条,上山下山安全得不到保证,看了以后心情很沉重,很揪心。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和难点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等。全国共有900多万彝族同胞,四川凉山州就有260万。凉山州17个县市当中有10个彝族聚居县和木里藏族聚居县均为贫困县,至今贫困人口还有52.83万,贫困发生率高达11.9%,有的民族贫困村在高山之巅、在悬崖峭壁边。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脱贫显得尤为艰难,有时连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总书记能不揪心?总书记要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操心,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操劳,还为一个小地方、小村寨揪心。那么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为此更应该感到焦心、痛心、忧心才是。

哀叹忧愁,不如攥紧拳头。脱贫攻坚不能站着看,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有可能实现奋斗目标。2013年全国有贫困人口8249万,201320164年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1000多万人,现已累计脱贫5564万人。如今我国还有贫困人口2865万,我们还有将近4年的时间 ,表面上看每年不到1000万,照这么继续干下去应该没问题。但剩下的这将近3000万,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四川凉山州的10个贫困县就属此列。四川的脱贫攻坚,中央肯定会加大支持力度,这主要看哪里的贫困程度更深、更重,就从哪里下手,下“狠手”。扶贫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教育扶贫、开发扶贫、联营扶贫、搬迁扶贫,等等。凉山州贫困县、乡村不少人连初中都未念过,文盲率较高,还要重点解决精神扶贫、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的问题,关键是要把贫困的彝族同胞带上一条致富路,让他们获得致富的钥匙,培训他们脱贫之后还能继续致富的技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

继续脱贫攻坚和严禁返贫同等重要,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越要精准扶贫、越要过细工作。要继续选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全过程都要精细。要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悬崖村寨远离悬崖,贫困县乡远离贫困,确保2020年底以前全部脱贫奔小康。二是确保脱贫后不再返贫,到时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脱贫致富成果,继续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的保小康长效机制,坚决杜绝好景不长、昙花一现。

(作者系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退休干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