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推动三产融合,提升农业发展层次。”乔新江说,统筹好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既“硬件美”,又“软件美”,这才是真正的美丽乡村。(新华社3月4日)
甘甜纯净的清泉、干净整洁院落街角、便捷通畅的通村入户道路以及设施齐备的健身器材,这些都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以来成效的缩影。截至2016年底,仅四川省就已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282个,惠及农民460.29万户。如何才能让农民在逐渐缩小的城乡差距中再度提升幸福指数,还得靠稳固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只有农民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了,才能算真正过上幸福安稳的好日子。
而美丽新村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农民脱贫致富的综合载体和有效平台。把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文化产业结合,大力推广地域特色,打造生态产业,也已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例如,四川汶川县建成30余个以绿色果蔬采摘、农家体验游、藏羌文化体验为主的生态庄园村,使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35%。再如,“美丽乡村”—浙江安吉,依托生态休闲农业,借助诸多茶业专业合作社优势,仅 2015年安吉白茶产量就达到1870吨,产值22.24亿元,切实解决了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难题。
由此而见,美丽新村的发展并非简单地村庄整治,更非“涂脂抹粉”的面子工程,而是以乡村、农业、旅游、文化、生态、基础设施等于一体的综合实践。
围绕绿色生态,培育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推广地域特色浓郁、健康舒适的乡村旅游;借助乡村丰富独特的资源、区域优势,紧抓市场需求,利用专业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生态农业的模式,打造支柱产业,确保农民增收,让农民“腰包“鼓起来,生活美到心坎里,才是美丽新村价值的充分体现。
(作者地址地址:巴中市城湾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