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新春慰问,不如精准扶贫放实招!

[ 作者:陈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08 录入:18 ]

不知从何时起,“新春慰问”成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必修课!慰问金、米面油是必需品!合影留念、摄像宣传是必不可少!

长年担负慰问准备工作的同志还清楚细节、道道:挑选慰问对象的时候要注意“上访户”,特别困难的群众需要回避;还得注意挑选几个表达能力比较强的人,以方便和领导交流。

凡此种种,少不了有人讥讽党政干部是“摆拍”“作秀”。网络上出现“农户一手接油桶,却不知先出哪只脚”的搞怪图片,就是一个例子!不论是“喷子”恶意为之,还是插科打诨,的的确确,“新春慰问”有点变味!

有的村里人轮流当“慰问对象”,部分村甚至为了能得到500到1000元的慰问金,会四处托人说情,想方设法让领导去“慰问”……

其实,各种节日的慰问本身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是一种调查研究的办法,是了解民意的有效途径,但近年来不断被“套路化”,领导也仿佛是被牵着鼻子走,慰问成了走马观花,四处撒胡椒面!

这样的“新春慰问”不如多放实招!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做出实绩,到2020年不再有贫困户需要“慰问品、慰问金”!

去年腊月里,笔者所在单位到联系的贫困村慰问,虽然也发放了米油等慰问品,但与往年明显不同的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十足。因为按照精心制定的脱贫规划,在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后,贫困户大都开始利用荒山荒坡发展中药材种植,多的7亩,少的也有3分地,药材长势喜人,辅以养蜂酿蜜,精准扶贫成效即将显现!

虽有些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过多放实招才能真正推进脱贫致富!与北川同属秦巴山区的巴中市巴中区更是好例证!

巴中区开展统筹扶贫以后,曾经“烂泥路、土坯房”的龙台村,如今3米多宽的水泥村道四通八达,成片的核桃园、规模化的巴药基地、年出栏万余只的生态土鸡等特色产业正加快发展,预计2017年能全部脱贫。

“新春慰问”和精准扶贫看似不相干,没有直接联系,其实两者的对象基本都是贫困户。只要干好了精准扶贫,新春慰问的工作自然减轻!

新年新气象,在贫困村摘帽的基础上,奋战在第一线的第一书记们再多出出汗,2017年底的慰问准备工作或许就不需要了!

作者单位: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宗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