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慰问一个人,我们得事先找好三个人备着。”说起此前的春节慰问,一位在乡里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很是感慨,“慰问之前,上面会先打电话通知,要求找特定的慰问对象,我们再根据要求,找到这样的人,一般来说是‘1∶3’。”(人民网,2月3日)
春节慰问,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的一种重要方式。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既能够让平日里高居庙堂的领导干部真真切切了解民间疾苦,又能够让困难群众得到实惠。这本来是一桩一举两得的好事,政府形象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使得干群关系得到了巩固,然而,这样一个好事却逐渐变成了“套路”。
有的地方花钱请群众演员,为的只是能够拍出一张张“群众认可”的假象;有的地方虚报冒领慰问金,为的只是私吞那几百上千的慰问金;有的地方张冠李戴,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得不到慰问,甚至呈现出干部亲属“开着宝马领慰问金”的尴尬场面。这些种种“慰问乌龙”事件,不仅仅打了政府机关、领导干部的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更是严重败坏社会风气,严重危害干群关系。
笔者认为,春节慰问作为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的一个优良传统,不仅应该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更应该“少一点套路,多一些真诚”。同时,各级党政机关也应该重视、珍惜日常的走基层机会,仅仅依靠借钱的慰问是难以彻底、全面的了解群众生活。“群众路线是我们当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只有牢牢把握住这条生命线,才能使得我党永葆青春,奋勇前进,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