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工作的开展不能单凭钱款扶持

[ 作者:任禹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23 录入:王惠敏 ]

“要最大限度地凝聚一切有利于宁德绿色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在福建省宁德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新任主席兰斯琦的话引发了现场委员们的共鸣。(新华网2017119日)

近些年,精准扶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当中,各地区机关部门也都各自承担划分了的“责任田”,这里不就各部门的精准扶贫工作做得好的做得差的作出评论,但至少,有的部门负责人光凭借钱款财物的支持去搞脱贫攻坚工作,肯定是不行的。

在党政网看到的报道:福建宁德市政协委员以“生态环境‘俏起来’, 扶贫就会‘热起来’”为题,阐述了自己为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决心——要最大限度地凝聚一切有利于宁德绿色发展的智慧和力量,通过“绿色布局”为纽带整合旅游资源,利用环境、生态文明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可以看到,人家的脱贫攻坚工作,也并非单纯的为当地贫困地区广施财力物力的支持,而是依托打造和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改变环境带来带动扶贫工作的开展。又比如笔者所在的区县地区,有丘陵平坝产业园,也有高山林地风景区,有特产药材、农作物、畜牧产品,也有特色的旅游产业和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何不能加以利用,依托各项产业的大力发展,来助推扶贫工作的开展呢?

同理,在我国的古代,先哲们也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需要真正让被扶持的贫困对象能够自给自足的富足起来的工作。授人财物,通常也能解决眼前的困难,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能够依托各地实际情况,通过因地制宜的有措施有计划的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授人以渔”的方式解决被扶持人员的贫困问题,这才是脱贫攻坚的根本目的。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