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干部言行也得精准

[ 作者:方柚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18 录入:16 ]

2017-01-13光明网  今年作为“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精准扶贫”是“十三五”计划的重要任务,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在扶贫领域上,目的就是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总目标。扶贫效果好不好,第一关就看扶贫干部的工作开展地到不到位。而近日一则云南扶贫干部被指与贫困户有不正当关系新闻引起公众的注意。对此,云南曲靖市富源县委外宣办工作人员于1月12日下午回应,干部与一已婚女子在微信上聊天调侃记录属实,但其他情况不属实。

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不仅要求党性顽强,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也是硬性要求,此外,言行举止亲近不失风度,良好的个人形象也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里为党和政府加分。尽管在如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加微信好友等已经成为当今时代见怪不怪的事情,扶贫干部加所驻村村民并不是不可以,但一位下乡的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妇女之间出现这样露骨的对话,哪怕是“调侃”,也有诸多不适。更重要的是,如是一番露骨的“调侃”,尽管不能看出到底是不是有不正当关系,但势必会给旁观者一种“他们有染”的代入感,进而有损扶贫干部的形象,进而有碍他们的政绩考核。那么关于扶贫干部不好的言论也时有报道。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有一笔者不久前到某村开展民情恳谈工作,村主任向他大倒苦水:今年,省里某厅下派了4名扶贫干部到村里,这本是好事,谁知他们到村第一天,就要求村里先给他们改善住宿条件,将茅厕改为卫生间,4人吃饭用的碗筷单独摆放,安装无线网,购置桶装矿泉水……给村里添了不少麻烦。我们先不说这事情真实与否,但我们讲“清者自清”,关系到扶贫干部的形象,如果没有这些“蛛丝马迹”,又岂会有这般言论?

对于扶贫工作来说,扶贫干部是很重要的一项资源。如果广大扶贫干部在扶贫一线善作为,敢担当,还怕扶贫工作开展地不好么?俗话讲“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你工作做得怎么样,百姓心中自有评判。在扶贫一线,扶贫干部有没有浮气,是不是已经习惯了所帮扶村的民风民情,是否能同村民促膝长谈,一定要是帮忙,不能是“添麻烦”。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都不能处于“真空状态”,践实“三严三实”,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看干部作风,多一些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好干部,同村民言行举止亲近却不失态,努力做一个百姓口中的好干部,为早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漩坪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