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1月9日消息(记者桂园)山东省纪委近日通报6起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典型问题。这6起案件是:东平县戴庙镇城建办原副主任薛怀昌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失职、索贿,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行贿人小赵村党支部原书记焦修军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二人刑事责任。(1月9日 新华网)
近日,不少省市纪委通报各省在脱贫攻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表明了脱贫攻坚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十三五规划”以来,扶贫工作一直是党内重点工作,对在脱贫攻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保持着零容忍态度,向外界传递着严惩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强烈信号,向人民群众通报在扶贫工作中的害群之马,树立党群干部抓好做好脱贫攻坚任务的的公信力。
山东省纪委近日通报的6起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典型问题中,个别干部把党内重中之重的脱贫攻坚攻坚任务当做“儿戏”,面对脱贫攻坚中的“吃穿有保障、义务教育、医疗救助有保障、住房有保障”的3保障中,个别干部在对农村危房改造中滥用职权、失职、受贿,严重危害了群众的立身之本,破坏了住房保障的目标任务,危害了政府、党内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公信力,使得很多群众对党内干部不理解不支持,继而出台政策、促进扶贫也成为“一纸空谈”。
先有“网红书记”陈行甲的在扶贫中不少群众“缺乏教育”、“不懂感恩”一文引发热议,党群之间互相不理解不支持的问题凸显而出,后有在脱贫攻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淄博市博山区傅山镇南邢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孙照亮骗取扶贫款,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白杨张村党支部原书记乔广林实施扶贫项目违规收取保证金、工作失职等现象,给本该互动联结的党群关系一记打击,然而这样的现象毕竟是少数,也受到了零容忍态度的党纪处分,并向群众公开通报,表明了党纪严肃处理在脱贫攻坚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强烈信号。树立了党的良好公信力,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局面。
扶贫,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但是,伴随着扶贫中还有一些违纪腐败问题,这些在扶贫领域的违纪腐败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精准脱贫工作的成效和公信力,还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要紧盯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哪里资金密集容易出问题、哪里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决不放过每一个问题线索,严肃核查每一起案件,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实施‘精准打击’。”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查处力度更加强烈,问题一定要查清,责任一定要落实,处理一定要到位。不能让扶贫资金成了部分干部的“提款机”,严肃惩处挪用、冒名侵吞等违纪违规行为。在腐败问题背后的失责行为也要严厉追责,督促干部在扶贫工作中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脱贫攻坚是零容忍的,党内通报处理各项在脱贫攻坚中的不正之风和贪污腐败问题仅仅是一种手段,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党内干部要认真踏实为老百姓做实事,带领他们响应国家政策,做好党群联动,在内严肃工作纪律,在外树立良好的公信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民政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