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移风易俗且能靠一纸文件的强制约束?

[ 作者:山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06 录入:16 ]

2016年12月27日,濮阳台前县下发文件,对红白事标准进行了明确要求,要求彩礼总数控制在6万元以内,不执行要被惩戒。(01-04 河南商报)

河南台前县在贯彻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中,出台文件明确该县农村红白事标准,纠正在红白事中的铺张浪费之风。然而,要引导村民移风易俗,且能靠一纸文件约束?对不执行的村民进行惩戒,其于法无据。

移风易俗要从改变观念入手。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出台配套措施,对党员干部喜事简办起到了有效的约束作用。然而如何引导农村群众克服在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行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如山东等地在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要求中,结合地方实际,把喜事简办纳入了村规民约的内容,成立红白理事会对村民进行规劝,并从村两委领导干部抓起,逐步改变村民的观念,对大操大办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让村民在移风易俗中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移风易俗要算好经济帐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村婚丧嫁娶的礼金在攀比中水涨船高,结婚彩礼出现“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点绿”的怪象,虽然满足了个别农民一时面子的需要,却花光了自己半辈子的积蓄。要改变这种现象,应该从年轻人抓起,强化其婚事新办的观念,依靠他们做好家中老人和亲朋的思想工作。村级干部更要从自身做起,减少请客的数量、降低彩礼的标准、缩短请客时间,逐笔算好经济帐,让村民在对比中接受新事新办的新观念,把节余的资金和精力用于家庭经济发展上。

移风易俗不能靠强制约束。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靠基层组织细致入微的思想引导,而不是靠政府一纸文件或村民委员会强制收取违规宴席费能够凑效的。这是一项长期性的艰苦工作,在模范引领、以身示范的作用下,移风易俗的观念将在农村群众中逐步落地生根,婚事简办,就在我们眼前。

作者地址:四川盐亭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