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因地制宜,在加大扶贫帮困中,更加注重贫困群众诉求,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加大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告别拉闸限电,群众致富增收步伐加快,拟实现2017年底全省贫困村“村村通动力电”。(12月17日 人民网)
“要致富,先修路”,基础交通设施,是连通外界的有效方式,也是改善农村条件的必经之路。在交通网络不断发达的今天,“要想富,架电路”又成为了群众的共识。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产业上对电力需求比较多,所以,进行农村电网改造,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一环。群众满意与否,是我们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指标,群众腰包鼓不鼓,更是脱贫攻坚工作实不实的重要依据。
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这显得格外重要。所以,精准识别又是基础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只有摸清楚了情况,才能够找到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也才能够真正起到扶贫帮困的作用。今年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性一年,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怎么样,这都将成为接下来纵深推进此项工作的重要参考。
作用好不好,关键看疗效。思想先于行动,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厘清了思路,找准了路子,然后就是埋头去干,干出了怎样的成绩,这显得很重要。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结果显得特别重要,让群众脱贫就是最大的成效。所以,经验并不是千篇一律,每个地方有它的特殊性,还需要根据地方特色来制定特定帮扶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治标更要治本。在脱贫攻坚帮扶中,不是简单的送点物资、给点钱,这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并且还是让贫困户养成依赖心理,养成“等靠要”的思想,所谓,扶贫先扶志,贫困户的积极主动是根本。所以,在帮扶还必须要下深水,找到根源。作为农民,发展生产是根本,这也是符合农村特色的,更多是要在特色种植、养殖业上想办法,寻找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贫困户有持续性、稳定性的收入来源。
脱贫攻坚“大考”已接近尾声,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同时,我们还不能有歇一歇、等一等的思想,根据验收结果,总结经验,调整下一年脱贫计划等,刻不容缓。
从来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向全世界宣布要让全国人民脱贫,决心已定,上下各级就要全力以赴,通力合作,将此作为对我们的考验,为2020年全面小康出发。
作者地址:甘肃天水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