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扶进自己腰包,这是一种背叛

[ 作者:刘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07 录入:16 ]

今年1至10月,广东省共排查出扶贫领域违纪线索1546条,立案查处34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44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0人。(人民网  12月5日)

扶贫领域腐败,着实是让听者咬牙切齿,贪腐并不是个案,但歪脑子动到了老百姓的救命钱上面,就无可饶恕了。在此之前,中纪委也曝光过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说明这并非个案,这种现在在各个基层都不同程度存在。我们的“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而今年作为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此项工作成效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为接下来几年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扶贫,主要对象就是基层老百姓,靠天吃饭,要达到全面小康的要求,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确实是存在很大的困难,看着国家好政策下来了,可以借着国家发展的步伐脱贫奔小康,但却在政策的执行落实过程中被人打折扣、搞变通,甚至是起了歪念。这伤害的不仅仅是百姓的心,更是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在国家带动基层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资金涌向基层,有的人就稳不住了,看着钱眼睛放光了,心里面那根纪律弦也在松动了,腿也有点管不住了,想要去踩那根红线,殊不知纪律高压线却是一碰就脱不了手。

王岐山同志在中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上提出,反腐要向基层延伸,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要。在国家各种政策向基层倾斜的同时,纪律保障也必须跟上,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政策落地有声,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查处和曝光的目的不在于找出问题,是要解决问题,让那些违法乱纪者认识到党纪国法不是摆设,千万不要以为山高皇帝远就可以耍小聪明,侵害群众利益一分一毫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用制度约束人、管住人,这不是一句口号,这也是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重要途径。惩处不是目的,监管只是途径,让为官者有所为、敢作为才是根本目的。针对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片刻不可懈怠,必须要从快从严处置,坚决刹住这股歪风,让以身试法者自吞苦果,让跃跃欲试者望而却步,规规矩矩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人民办好十件事群众会感激,但只要侵害一次群众切身利益,将功抵过都不行,群众的心一旦伤了,补起来都是疤。

扶贫领域的腐败,并不是小事,影响极其恶劣,让群众的身边人去伤害他们,这远远比电视上面那些大贪大腐还严重,因为这是群众的“朋友”,这些违纪就像是背叛,不仅仅是背叛群众,更是背叛了自己最初的信仰,背叛了党组织的培养和信任。坚定最初的梦想,真真正正为人民群众做点实事、做点好事,这才是对自己的忠贞,才是对群众、对党的忠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