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魏延安:当前农村电商留给理论和现实的五大课题

[ 作者:魏延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05 录入:实习编辑 ]

到今天为止,农村电商的有些事依然是说不清道不明,这种状态注定不能长期下去,需要加快解决。

第一个课题,未来怎么看?

将来农村电子商务会走向何方?

我们乐观一些看,一定会走向线上线下融合、本地化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各种电商的业态相结合。但到底会走到什么地方,走到何种程度,还需要深入研判。

第二个课题,边界怎么定?

农村电商是一个非常泛化的概念,目前农村电商既缺乏整体的理论体系,也缺乏各个分领域的边界与内涵界定。比如,农村电商有狭义的电子商务进农村,还有包括农资电商、农产品电商、旅游电商、电商扶贫甚至是互联网+农业农村的广义农村电商,需要再做进一步的细分和界定。

第三个问题,难题怎么破?

为什么启而不动?为什么长期没有进展,一些现实的难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回答。

实践至少面临有六个重大问题:

如何把握好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政府的有效引导;

如何在培训之后跟进系列服务,实现人才的有效配培养;

如何把地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市场品牌结合好,实现品牌有效打造;

如何选择当前的工作重点,不管是农产品电商还是电商扶贫等,能在一个方面率先突破;

如何区分初期、中期、后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实现园区的良好突破;

如何整合有效资源,实现物流低成本高效率的畅通。

以电商园区的建设为例,不是说不能建,而是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来建设。一个地区的电商园区在初期主要是孵化功能,定位是像哺育婴儿一样,给一个襁褓,给一瓶奶就差不多了;但是到了电商比较成熟的阶段,就像一个小伙子,已经长大了,他十八二十岁了,不仅要找工作,吃穿无忧,还要找女朋友,将来还要有房有车,这个时候的电商园区功能就要特别的完善。

第四个问题,关系怎么理?

目前农村电商的发展涉及到六方面的关系处理问题,包括电商平台、当地政府、传统企业、电商创业者、普通农民和电商企业,这六个方面怎么能较好地协调他们的关系,在农村电商发展中实现协同,有待于探索研究。

第五个问题,政策怎么调?

如果按村点的覆盖率来算,则农村电商现在进程过半了。

这种情况下,政府下来怎么办?

一是钱怎么花,是继续补贴还是重点资助?

二是人怎么干?政府的电商办一干人到底职责定位是什么?

三是路怎么走,不谈模式,也得选条道。

四是事怎么理?政府部门谁牵头,和谁协同一起工作的模式等等。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信号 魏延安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