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干政府的事,挣自己的钱是哪门子为官哲学

[ 作者:黄自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24 录入:实习编辑 ]

郭凯和庄庆华,一个52岁,一个54岁。两人1997年同年入党,干的都是建设规划等方面的工作,2009年9月同时出任山东省东营市城投公司副总经理,2012年9月又同时出任市城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2016年,两人先后被“双开”,可谓在仕途上“共进退”。这一对“难兄难弟”,把国有企业当成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终走上了不归路。“干政府的事,挣自己的钱”,这是郭凯在自己笔记本上写下的“为官哲学”,也是他的真实写照。(10月21日 人民网)

说到“为官哲学”,讲得透彻的莫过于李宗吾的《厚黑学》,其间不乏为官执政的一些“经典”之谈,其实所谓的“厚”与“黑”并非普通人那般的理解,认为就是脸皮厚、良心黑。从深层次来看,虽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仔细解读起来,还是觉得道理深刻,因为那毕竟是多年官场“经验”的总结,很有代表性。然而,与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相悖的“锯箭法”和“补锅法”,也就是叫当官的学会推诿,避开锋芒罢了!而郭凯和庄庆华这两位“难兄难弟”,却践行着“干政府的事,挣自己的钱”这样的“为官哲学”,就有点比《厚黑学》所讲的还要“厚”“黑”得多。

也许,相比那些腰缠万贯的富翁,党员干部从金钱上看是有些望尘莫及,然而,当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此身的命运,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连在了一起。“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既然入了“仕途”,特别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治下的“仕途”,就意味着和家财万贯无缘,与高级享受无缘。“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的修身名言,给共产党人绘就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形象,与郭凯和庄庆华的“抬着头硬干,低着头胡作”恰恰相反。他们从骨子里就把“国有企业当成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随自己的意愿敛财,哪里还有一点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

“响鼓不用重锤”,按常理而言,近年来党中央的反腐力度不可谓不大,反腐成效不可谓不高,“打虎”“拍蝇”毫不手软,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岂是一个“重锤”了得!然而,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他们的“为官哲学”却丝毫没有受到触动,反而愈演愈烈,专把眼光盯着那些“大项目”,并动用自己的家人“联合作案”,庄庆华还把妻子美其名曰“钱匣子”,成为了他“干政府的事,挣自己的钱”的“收款机”。这样的腐败行为,实际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条”,怎样让人觉得是“干政府的事”,又怎样在工作中悄悄地“挣自己的钱”,以什么方式来“收钱”,都是经过周密构思的。如此顽劣的“鼓”,再大的“重锤”恐怕也敲不响的。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私家“摇钱树”的美梦,注定不会做得太久。别说接受“重锤”的敲打,就在组织调查的过程中,都还舍不得“响”一下,还千方百计漫天过海,用“啥都不是事”来为自己开脱、壮胆,并与朋友订立“攻守同盟”。这本以为“万无一失”的敛财棋局,却怎么也逃不过这场没有“休止符”的反腐战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是那些落马官员忏悔时的感情基调,听起来是那样的不接地气,那样的苍白可笑。

身为党员干部,不去考虑如何发展地方,让老百姓实现致富的梦想,却整日里构思怎样让“摇钱树”枝繁叶茂,秉承着“干政府的事,挣自己的钱”这荒唐的为官之道,只能在背离群众的路上越走越远。那么,什么才是党员干部的“为官之道”呢?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并为之而努力工作,一定就会“官运亨通”,一定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