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牢底坐穿”当为贪腐官员敲响警钟

[ 作者:范文婧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2 录入:7 ]

10月9日上午,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白恩培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对被告人白恩培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新京报)

由于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白恩培成为刑法修正案(九)自去年11月1日施行以来被判终身监禁第一人。不难看出“终身监禁一经作出应无条件执行,不得减刑、假释”传递出的最大信号就是惩治贪污,说明当下的反腐工作必将深入推进,而这次的白恩培“牢底坐穿”正是反腐工作开展的第一步。

笔者认为,“牢底坐穿”为贪腐官员敲响警钟,堵住了巨贪“越狱”之路。

修改贪污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被判死刑是这次刑法修改的重大问题,以数额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并不科学,也就是我们说的“唯数论”不再是定罪的唯一标准。以后数额是法院裁判的重要考量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在审理受贿案件时,法庭还要考虑当事人有没有索贿、有没有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有没有立功等等因素。对贪腐官员来说,这无疑是一记重拳。“牢底坐穿”的法律法规也告诫在位官员们不要以为自己在位时可以为所欲为,大肆贪腐。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是被查处之后,可以通过所谓的立功表现争取不被判死刑,只要判死刑就想方设法进行减刑。

这次的刑法修正案对重特大贪污受贿犯罪规定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这就从法律角度堵死了后门,切断了退路,不给任何人侥幸逃脱法律制裁的机会,不管任何人,只要是涉及“重特大”贪污,就必须要实行终身监禁,这一拳打得坚定有力,让贪污分子没有任何喘息之机。

清正廉洁是为官之道,它是官员自身必须要具有的一种素质,一种责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只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规范自己的言行作为,形成正派之风,才能做国家的好官员,人民的好领导!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邑县三岔镇政府街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