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村支书或村主任靠拳头和恶名,不择手段,将村‘两委’班子变成了自己的‘家天下’。”河北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河北公安机关连续开展了打击农村地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被打掉的涉黑组织头目中,不乏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干部。今年以来,河北省纪委已处理贪腐“小官”4797人,其中农村(社区)干部就达3160人,占比高达近7成。(10月9日 央广网)
现有农村的结构正在急速改变,包括一些社会经济架构和政治结构,一些村组织基本上已经废弃或瘫散,致使村级政权沦落成了一些农村宗族和村霸、地痞等势力的囊中之物,这些现象助涨了这些村霸的嚣张,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整治任务。
今年以来,河北省纪委已处理贪腐“小官”4797人,其中农村(社区)干部就达3160人,占比高达近7成。“个别村支书或村主任靠拳头和恶名,不择手段,将村‘两委’班子变成了自己的‘家天下’。”仅凭着如此繁多的数字,就让人感到惊颤,这些村干部涉及面广,大多是村支书或村主任,面对这些“贪腐小官”老百姓宁可吃亏也不敢反抗、言语?甚至有些老百姓在上级工作组进入村子调查期间,都不敢反映,这些都折射了农村干部手底下的一张网,这种网块化的小社会已经成为了针扎不进、水泼不去的小脓包,内里受欺诈的人怎能敢反抗?今年8月,定州市人民法院以寻衅滋事、故意毁坏财物、职务侵占等7项罪名,落网竟然是因为记者接到村民举报到村采访时,孟玲芬竟然带人殴打村民和记者一事引起的。孟玲芬被抓后, 诸多网友发出评论。“如果不是因为殴打记者而被媒体曝光,这个村主任的恶行什么时候才能得以打击?”如果没有外力的强势介入,这些脓包的挤破何其艰难?
在追究责任同时,很多人把问题原因归结到了对农村干部的监管存在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各级部门对于出现的村干部违法犯罪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上,从知识架构、工作认知程度上剖析的明显偏少。在补充监管同时,更应该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生力量,如现行推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甚至有很多村官在本职岗位上已经干出了实效,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这些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在哪里?一是有先进的知识储备,有迫切接触农村这块广阔天地,主动作为干一番事业的激情;二是他们同当前的农村基层干部没有任何交集,同老百姓的感情深厚,本着依靠群众、团结群众的想法去工作,对党的忠诚度较高;三是他们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浓厚,这些恰恰是很多已经瘫散的基层组织缺少的;四是群众对他们的抵触较少,带着对后辈的关照去自觉响应这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良好的互动,很容易让双方的交流变成共鸣。这些都是改变农村基层组织结构的好办法,远远比单方面监管好得多。
“贪腐小官”农村干部占七成,这些干部岗位亟需换血,改变这种境况,需要不断补充新生力量,这些力量的加入,务必要在初选时就将那些过错干部筛除在体制之外,让新的东西生根发芽。各级部门对于出现的村干部违法犯罪问题必须及时处理,这也需要一个倒查追责机制,查处了村干部违法,更要找出上面的漏洞疏忽所在,没有一个共同的意识责任,单为查处违法干部而查处,仍不能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作者地址:河北省临西县阳光大街29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