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月19日天色刚暗,宜宾县蕨溪镇政权村村口的大喇叭又响了起来。党员李荣飞翻开早已准备好的笔记本,一笔一画地记录着。“这是咱村的‘红色课堂’。”村党支部书记姚本根颇有些自豪地介绍,“虽是贫困村,但越来越多的村民走进‘三色课堂’,脱贫奔康不在话下。”(9月20日,四川日报)
身为建档立卡贫困村书记的他靠的是该村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推行的红、金、绿“三色课堂”:“红色课堂”强基础,学用转化添活力;“金色课堂”促经济,灌注发展新血液;“绿色课堂”构和谐,打造农村新风貌。接受‘红色’教育、共享‘金色’成果、建设‘绿色’家园。
“红色课堂”,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通过“红色课堂”让“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精神更加深入人心,让每个党员都能知于脑,理于心,真正理解其精髓之所在。红色,代表着重要,代表着庄严,更代表着中国,它形成了中国的国色,成为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意义和象征意义的颜色,乃至成为整个民族的一种强劲、浩然的精神气节。“红色课堂”意在表明所有党员干部要以系列讲话为统领、以党章党规为重点,带头讲党课、作表率,通过集中培训、个人自学、专家授课、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化学习教育,强化政治意识和纪律意识。 “金色课堂”,组织教授学习养殖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让贫困农户能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达到脱贫的目的,这才是国家推进脱贫攻坚的最终目的。领导干部率先站起来,贫困农户才能跟着站起来。通过“金色课堂”学习,将学习的技术实打实地运用出来,共同收获“金色”喜悦! “绿色课堂”,绿色,象征着自然、和谐、纯净,生命之美在绿色中诞生,生命之力在绿色中张扬。“绿色课堂”,应该以学习为中心,在脱贫攻坚之际创造性的运用“两学一做”精神,做好扶贫工作;以尊重为基础,尊重贫困户,带好头,领好队,共同走向小康;以问题为纽带,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手携手打倒贫穷;以发展为主旨,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生态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宜宾县蕨溪镇政权村就很好的做到了在扶贫的道路上,细心学习,大胆创业,坚持发展。在这举国上下都在推进脱贫攻坚之际,“三色课堂”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此环境下,更是能彰显其魅力!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