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夕,聆听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老师的讲座,感慨良深。该老师从人生的意义谈到工作的乐趣,从基本的为人处世,到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娓娓道来,吸引着所有的听众。她的讲座始终渗透着两个字:勤奋!然而,与众不同的是,李老师给“勤奋”定位了“三重境界”:喜乐的勤奋,创新的勤奋,低调的勤奋。这不仅仅适合于教师的修炼,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勤政为民”的应有境界。
“喜乐”的勤奋让人乐此不疲。有的党员干部,总想着过清闲的日子,大凡一有点忙不过来,就会怨声四起。也有的人比较勤奋,但总觉得是上级或其他人逼着他干,事情做了,但心情很不愉快,别说享受工作的乐趣,反而增添了许多的烦愁。这样下来,即使做了些事情,也会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那位老师说,有时候“承受”与“享受”只是一步之遥。譬如说,在“精准扶贫”中,其过程肯定是辛苦的,劳累的,但只要稍微转变一下观念,看到在自己精心的“扶持”之下,那些贫困人家脸上挂上了笑容,那就是何等幸福的事情。只要修炼出享受这种“累并快乐着”的境界,就会在工作中愈挫愈勇,乐此不疲。
“创新”的勤奋提升工作效率。早些年就有“苦干加巧干”之说,一味的“苦干”就成了“蛮干”,也许出力太多,但收效甚微,甚至得不偿失;而“巧干”并非投机取巧,而是讲究方法,讲究策略。这里所说的“创新”的勤奋,就是说在工作中不要一味生搬硬套,更不要不动脑筋只重视表面工作。无论是领导工作还是具体事务,都要在“过程”中善于总结,善于借鉴,不断“创新”,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事半而功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让工作更出彩。
“低调”的勤奋让人永葆谦逊。说到“低调”,很多人都认为是个贬义词,所以,有的人但凡有那么一点点成绩,就憋不住了,四处张扬,满脸的骄傲。其实,这样的领导干部,即使有那么一点“政绩”,别的不说,起码会遭人妒忌,甚至会被别人看作成长的威胁,自己也会被“成绩”冲昏头脑。那么,“低调”的勤奋,就是故意的唯唯诺诺吗?非也!所谓的“低调”,是出自内心的一种谦逊,是一种为官做人的优秀品质。对于自己的“政绩”,即使再“辉煌”,也应看着是自己分内之事,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就像雷锋在汽车上回答说自己“不累”一样。永葆谦逊,更利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由此可见,我们常说“勤政为民”,这“勤政”里还包含着许多的原理与奥妙。难怪有的人一天忙到晚,就是不出“成绩”;有的人貌似清闲,却能够使工作、生活两不误。“喜乐”决定心态,“创新”造就能力,“低调”保持清醒,“勤政为民”达到如此“三境界”,“两学一做”的“做”就有了落脚之地。倘如是,则国之幸,民之福也!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关口实验学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