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镇长司机何以变身“官仓硕鼠”?

[ 作者:刘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07 录入:16 ]

北京市通州区某街道办事处工勤人员马某,在被借调至通州区某镇政府任镇长司机后,利用负责采购等职务便利,侵吞公款249万余元。北京晨报记者昨天获悉,通州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判处马某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9月6日人民网)

一名看似不起眼的镇长司机,却在被借调至通州区某镇政府任镇长司机后,负责镇政府的部分烟、酒、礼品的采购工作等,并以支付货款为名,从镇政府下属单位领出代为结款的7张支票,兑换58万元后予以侵吞。短短时间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款249万余元,着实把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描述为“官仓硕鼠”贴切非常。

现实中,由于司机、秘书等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可以近距离和领导接触,多少有些“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感觉,于此便有了官员“身边人”腐败这一说,坊间也早有笑谈,称这一类人群为“二号首长”。稍早前,据《法制日报》报道,2009年至2013年,浙江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共计6681件8311人,厅级干部38人。这些被查处的厅级干部中,“身边人”出问题的不在少数。

坊间更是将个别专车司机比作“服务员、导游员、代收员、情报员与保密员”。有媒体报道称,有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由领导司机变成了“司机领导”,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成为一种新的腐败群体。其实,领导身边人腐败的核心问题是权力腐败。诚如斯言:遏制包括妻子及子女腐败、司机腐败、秘书腐败在内的“身边人”腐败,最终还需正本清源管好权力。只要权力磁场仍在,灰色寻租依然坚挺,那“身边人”腐败的问题就不会杜绝。

遏制“身边人”腐败,一方面需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 作为领导,日常工作要洁身自好,以身作则,如果对秘书违法违纪行为不闻不问,甚至包庇,即便领导自己清廉,也要追究责任。另一方面,遏制“身边人”腐败,还需对权力运行加强制约和监督,只要约束具有刚性、监督形成常态化,领导的“身边人”恐怕想腐败也难以腐败起来。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二环路南段13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