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迁就不能办助学金?你使劲打12345……近日,网上一段关于临沂一女学生申请助学金遭拒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临沂郯城李庄镇李庄二村负责人,因扬言该村民家不拆迁就不给孩子助学金申请签字,遭舆论质疑。(9月2日 中国网)
“拆迁跟什么挂钩?跟什么都挂钩!”从网友曝光的视频中发现,一位被称为临沂郯城李庄镇李庄二村村主任的男子,面对该村一对母女交涉申请助学金需村里签字的事情,多次回应称申请助学金签字要和该户村民家拆迁挂钩。颇有些无赖的性格,怎么看都像给三分颜料就敢开染坊的的村官。拆迁就是拆迁,帮助本村子弟开具贫困证明只是义务,没有其他,如果试图以利益换取任务,无疑,这个村官是不称职的。
基层的政治生态是什么样子?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工作干的好不一定村干部的党性和为民服务的能力就强,这可以一分为二。有些村官,并非是村民选上的,更多的是能人效应。这种效应来源于本身的财力和蛮横。在个别地方盲目引贤让能的情况下,村民自治已经变成了村官自治,最直接的表现是村官们少了该有的谦虚和为民态度,工作没有方法,同村民的协商往往变成了命令,好似村民就应该对这样的村权逆来顺受一般。
疑似涉事女学生微博“@熊猫哒哒酱”爆料称,为了申请助学金的事,她去了村委会三次,前两次村主任摔鼠标、骂人,她都没录,第三次她觉得村主任太过分了,才录了视频。本来就是一个村子喝水养大的乡人,凭啥说话这么难听?盖个章也这么难?事情引起了舆论关注和网友共鸣,也有人列举了该学生不符合的条件,虽然我们不能否定这些条件?抛却助学金的虚假来讲,办理助学金应该同拆迁钩挂,这是什么逻辑?假设是虚假套用贫困助学金,那么统一拆迁也能等价交换,这同样也是帮着造假。很难想象,一个能同村民讨价还价的村主任,还能有什么事不敢做?
拆迁不是一个鸡同鸭讲的问题,他需要得到群众的认同。这需要拆迁干部花费大气力、带着真感情并且符合群众利益的东西去做工作。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帮着群众争取到最大成效、公平的切身利益,让群众从拆迁改造中得到实打实的政策实惠。对于群众本身就不理解的东西,再用其他不合理的手段试图让群众接受,只能将误解越结越深。同样,也凸显了基层工作者对村权的理解。村民自治不是村官自治,弄不清这个基本的道理,还谈什么治理?
作者地址:河北省临西县阳光大街29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