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农村电商可能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机会,可以说是天时、地利加人和。进一步解释,所谓“天时”,就是电商的成熟,比如,公司的生态圈遍布了所有的零售、批发、金融、物流甚至旅游等,互联网改变一个行业的能力随之越来越成熟。“地利”是政府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度。
确实,今年上半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三农”、电子商务相关的重磅政策,仅今年3月以来就相继出台了几份重大文件,包括《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行动的意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等,目前由20多个部委参与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指导意见》初稿也已经完成,重点将集中在对农村传统流通网络进行信息化改造,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及拓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领域等四个方面。
今年政府也开始大力地推动,希望通过互联网改变农村,我们做这个事业的时候,基础会更为牢固一些。更为重要的是人和,即意识的普及。
撇除企业的公益及社会责任的因素,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布局农村,为农村打造开放平台、拓展农村电商甚至是农村金融,都是在抢占尚未开发的农村市场。“要知道,随着城市的增速放缓,农村这些尚未被开发的用户都是潜在用户,且这个数字非常庞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商机”。
企业们积极在农村布局“互联网+农村”,其实是看中了农村的市场,圈住尚未开放的基数庞大的农村用户,同时,也是希望通过互联网思维盘活农村的资源,把自身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
连接财富
那么,互联网的入侵,对于农村来说,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互联网+农村是目前最有可能成功的一种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方式。“过去的任何时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都非常大,惟独在互联网时代,差距是最小的,而就移动互联网来说,也是中国与国外,农村与城市差距最小的时代,所以这是一次重要机会,可以说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这次机会里面,连接带来的改变是核心。
阻碍尚存
互联网的进入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得农产品趁着互联网这股浪潮,借助电商平台走出农村,同时也在改变农村消费模式。不过农村交通物流设施以及消费基础薄弱等不足还是会影响“互联网+”落地的效果。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三农资讯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