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不妨来点“女排精神”

[ 作者:刘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24 录入:7 ]

部分贫困群众进取意识不强、内生脱贫动力不足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最大障碍。一些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怕吃苦还不愿意放下面子,对于清洁工作等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还嫌弃,这种总期望依靠政府扶持而在我发展意识薄弱的家庭,给脱贫带来更大的阻碍。(8月22日  人民网)

部分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没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意愿,更多的是依赖外部扶持,而不是主动去脱贫;一部分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有脱贫的愿望,却缺乏自主的精神。精神贫困,这和物质贫困相比较起来,是更为严重的贫困,在吹响脱贫攻坚战号角的时刻,我们只能前进,不允许停滞不前,更不允许后退。精神贫困造成的,不仅仅是当代人的贫困,还会形成代际贫困,造成更深远的影响。隔断贫困传递的脐带,打通通往小康的道路,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的贫困群众催生内生动力,摒弃“等、靠、要”思想,不一味依靠政府,用勤劳的双手去改变现状。

“女排精神”,这两天微博、朋友圈等纷纷被其刷屏,里约奥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精神上的文化大餐。女排带给国人的不仅仅是一块奥运会金牌,更多的是她们坚持不懈、奋勇直追、永不放弃的精神。逆境下,保持着一颗强大的内心,心中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再努力一点,再做得更好一点。所以,女排赢了,把国人感动哭了,我们的心再一次被震撼了。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每个人,都需要来点“女排精神”,再困难、再艰苦,也要咬牙挺下去,特别是作为贫困群众,更需要这种精神上的东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在对贫困户帮扶中,绝对不能有畏难情绪,有的人情况确实很具体,加之本人安于现状,仅仅依靠政府的物质扶持,很难彻底走出贫困。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这类贫困户的思想引导,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他们依靠自身力量脱贫,在对其进行政策性帮扶的前提下,更多帮助其进行长期规划,寻找到固定收入来源。古人有云,穷不过三代,但这也是建立在代代艰苦奋斗的基础上的,所谓江山都是打下来的,没有辛勤的付出,何来后来的甘甜。政府在帮扶过程中,同样也要有“女排精神”,面对那些短时期内找不到脱贫方向的贫困户,不能放弃,政策兜底只是万不得已的办法,越是有挑战的贫困户,越是考验我们的工作能力,一些人脱贫又返贫,只能说明脱贫措施不彻底,我们的工作还不够深入,不耐其烦,再下深水,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才是我们唯一追求的目标。

不管是我们强调的“工匠精神”,还是“女排精神”,都在告诉着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我们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必须要有能够打持久战的素质和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贫困的形成也分一朝一夕,有其特定历史原因,要扭转这个局面就得贫困户和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不怕吃苦,共同战斗。

地址:甘肃天水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