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特别是经历过在农村生活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上几头猪。每到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的时候,都会杀头猪招待客人,满院的猪肉香味会飘满整个村子。可是现如今,农村几乎家家都不再养猪了,而且我们从市场上买的肉已经找不到小时候的味道,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小易就此问题请教了瑞昂畜牧液态饲喂系统的刘伟东博士,他指出,造成现在农村家庭几乎都不养猪的现象是中国城镇化和社会商品化变革的必然,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环保因素
2016年以来,受环保政策影响,各地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畜牧业的污染治理管理办法。其中,不少地方明确指出不允许在居民区从事养殖生产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农村家庭想要在自家院子里养几头猪可能就有被强拆的危险,管理比较严格的地方,所养的猪还有可能被强制没收和屠杀。
二、青壮年劳力少
随着城镇大融合和信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到城市打工,在农村的有效劳动力越来越少,那么从事养猪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一般情况下,农村的留守老年人和儿童不适合从事养殖这样的活动。
三、养猪用地不好拿
随着各种政策的出台,在农村养猪,在自己的土地是不行了,必须要在所谓的规划区域才能从事养殖生产活动。而相应的土地手续的办理对大部分的农民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从土地的申请到披建都需要相关很多部门的配合,同时还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一般的农民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望而却步。
瑞昂畜牧的刘伟东博士指出,大家想念小时候的猪肉味道,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这和饲喂方式有着直接关系,以前农村家庭养猪大部分都是用泔水和猪草喂食,饲养周期长,所以产出肉质较好。现在国家也在大力鼓励生态养殖发展,并且有相关高额补贴,建议有条件的回乡创业者可以将生态养殖做为一项不错的选择。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易牧学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