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政府有责任让真相跑赢“网谣”

[ 作者:杜才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03 录入:16 ]

7月29日在国家防总,李克强总理强调,各地要实事求是公开发布汛情灾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既不掩盖事实,也不要夸大事实。让政府公布的真相跑赢网上不实传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6-07-30 来源: 新京报新媒体)

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未经证实的消息,能够传播扩散以惑乱人心,概是由于真相公布之前或者没有公布,有“好事者”为了哗众取宠或者是其他邪恶的目的,编造不实之词,“抢先一步”到处传谣。

过去,因为网络不发达,即使有人造谣,顶多影响一村一乡或几个乡,谬语流传不了多久便被“智者”纠正了。但这现在的自媒体时代,一有“风吹草动”,什么消息都可以“秒传”全球。特别是特定时期的虚假信息造成危害更大,更让人防不胜防。虽然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即使依法处理了造谣人员,在一定层面澄清了事实,还真相于群众,但是,谣言所造成的损失和对政府的公信力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

每到夏季,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国各条大江大河均会泛滥。盛夏时节的“国之大事”,是国家在各条大江大河组织开展抗洪救灾抢险,而这个关键节点也是有关谣言的高发期、多发期。

从“搜狗搜索”一搜,就显示多条因编造传播汛情灾情而被公安机关处罚的的信息,列举其中几条为例:其中一条是2013年8月24日是凤凰网报道的“辽宁多名网民因散布洪水谣言被拘留”,一条是网易新闻中心2014年7月23日发布的“散布‘凤凰水灾政府不会补偿’谣言 2人被行政拘留3日”;最近一条是《劳动报》2016年7月26日 报道的“河北3人洪灾期间散布谣言”,这些仅是网络谣言的冰山一角。

抗洪救灾一线的勇士们忙个不停、累得不亦乐乎,而后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干着夸大灾情、捏造数据、移接图片的勾当,这种不负责任的“乱说乱传”,让抗洪救灾的“主力军”不得不腾出入手来辟谣,既分神又耗费人力物力,的确一种无谓的“内耗”。

回过头来,看看汛情灾情的网络谣言,传播者是因为抢在“真相”公布前混淆视听,谣言受众在接受谣言的过程中是“半信半疑”,也有“求真相”的过程,如果久不见官方公布权威消息,俗话说“三人成虎”,谣言也成了“伪真相”。倘若地方政府或者经地方政府授权的权威媒体,在第一时间内公布、报道了汛情灾情的真相,那些编得再“精致”的谣言也决不能骗过大众的眼睛和耳朵。当然了,谣言自会不攻自破。

正是由于地方政府忙于抗洪救灾,疏于及时、实事求是公开发布汛情灾情,才给了造谣者以足够想象力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既是一种教训更是一种启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前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防总发出“让政府公布的真相跑赢网上不实传言”的指示,就是对各地地方政府在防汛抗灾期间、实事求是地公布汛情灾情的最高指示,是“谣言止于智者”的真切体现,更是责任政府的现实表现。

其实,不止是因为有谣言才及时公开真相,也不止是汛情灾情特别紧要才要求客观地公布事实真相,作为责任政府来说,及时将各类突发性事件的真相进行客观的报道,让公众及时了解事件本身,让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党委政府及时找准事情发生根源、及时对症下药妥善处置,这是处理问题、化解群众疑问的最佳途径,只有深入贯彻李总理的指示精神,让政府公布的真相跑赢谣言,让政府发声成为唯一权威发布,谣言编造者也就失去了表演的舞台和观众。

工作单位:四川北川县委编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