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开会、请假和出差等特殊情况外,每周工作日在山亭居住不少于3天。近日,微博上一则关于“山亭区要求干部每周在山亭居住至少三天”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对承诺书的居住要求是否合理提出质疑。(搜狐网 2016.7.24)
在现实中像山亭区要求干部居住当地的现象并不少见,只是这次被新闻媒体曝光,故而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在一些地区,当地政府为了能够聚集当地人气,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群众,为了能够更好更及时的完成工作任务等等都会安排干部在当地居住或是留守。
当然干部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也需要和家人、孩子生活,也是一个常人,只是他们比旁人多了权力更多了责任。故而在很多时候他们不能像一般老百姓那样随意,因为他们是老百姓的依靠,也是老百姓的坚强后盾,只要有困难,只要有灾难冲在第一线的也永远是这些干部。
山亭区的做法虽然看似有些难为这些干部,但细想一下,其实也有它的初衷,都是为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为了能够为当地群众带来人气,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妥,干部人是留在了当地,但又有多少人的心留在了当地呢?如果一些干部心不在那,留下来的人又能为群众真正的解决多少事情呢?又能主动积极的去完成工作任务吗?
社会是发展的,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是不断提高的,当然干部也不例外,现实中很多干部都是工作在村镇,而生活在城市,这也是很多干部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走读”的一大原因,能不能有一种既能够让干部安心“住读”又能够兼顾家庭的方法呢?其实,完全平衡的方法真的很难找到,那么更多的只有提升干部的思想意识,增强他们为民服务,为民奉献的无私精神。当然这不可能一朝一夕的达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当整个社会都形成了这种大的氛围,身在其中的干部又怎么可能不为所动呢?
总之,只有干部心在群众身上,才会始终想着老百姓的事,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也才能化解这种两头都不是的尴尬局面。
作者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德贤大街111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