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易”产生的“为官不为”现象已是时下社会现实存在着的一个突出问题,作为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具体的执行者和落实者的基层干部必须在国家建设发展的宏伟潮流中涵养勇于担当的精神,切实做到“小官大当”。
“官”小责任不能小。习近平总书记说,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一直难改“权大责小”的处境,基层政府、村委会在权责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往往充当着全能政府的角色,“有事找政府”,作为“神经末梢”不能因为权力小就对不好管、不能管、不该管的事情推诿扯皮,这样冷的是我们群众的心,拉开的是党和百姓的距离。只有时时把责任牢记在心中,才能活出出彩的人生和干出不凡的业绩。
“官”小胸怀不能小。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在大建设、大开发的背景下,基层干部冲在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各项改革措施具体落实的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有时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得不牺牲群众的利益,无形中成了百姓心中的“匪人”,并且由于各种工作任务的叠加,加之能力、方法、态度及各种利益堆积等因素,造成具体工作推进乏力,进展不畅,又成为了上级眼中的“滑人”。基层干部处于“上级责怪、群众反感”的“两头不是人”的境地,更要有大胸怀大气量,才能真正成为上级组织和群众之间密切联系、加深感情的桥梁和纽带
“官”小能力不能小。古人云: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身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大到一项宏观政策,小到一件集体事项,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在基层的落实上。基层干部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政策方针落实的好坏,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准确研判各种复杂形势,切中要害地解决问题。只有基层干部在具体落实中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成果,才能真正达到固本强基的目的,我们的事业也才能繁荣兴旺。
总而言之,基层干部“小”官也要有大眼光、大担当,官小事业不能小。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