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微信朋友圈,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公务员在朋友圈通常保持沉默,不发表对热点、时事新闻的评论和看法,很难看到他们自己对事件的观点;反而通常转发“心灵鸡汤”,分享风景照,这样的现象被称为“官样朋友圈”。级别越高的官员,这样的特点越突出。
每有重大事件发生,我们的领导干部的朋友圈几乎看不到波澜,很多领导干部仍视网络为洪水猛兽,时刻担心祸从口出,对朋友圈敬而远之。很多领导干部将网络当作可能影响个人仕途的危险因素,而非加分因素。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观念中,体制内生存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管住嘴”。在朋友圈“乱说话”,很可能会被过度解读或被人“打小报告”。 当别的领导干部都在网络时代谨言慎行,如果有谁表现得特别活跃,就很容易被贴上“爱出风头”、“不够稳重”的标签。
营造健康政治生态,避免“官样朋友圈”。领导干部要带头通过网络察民情、问民意,利用网络塑造领导干部个人形象,为营造健康政治生态带好头。领好路;广大公务员群体要敢于触网、敢于发声,不要成为网上网下“两面人”,共同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多元声音、多样诉求,具有良好的新媒体素养,也是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的体现。善用网络、善于与网友打成一片的新型官员,是健康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文化的必然要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