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泼墨女教师,不能因“我爸是副所长”定性

[ 作者:孙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15 录入:16 ]

河南省潢川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潢川7月13日发布情况通报,今日(7月13日),一则“河南女生作弊被抓朝教师泼墨,其父是派出所副所长”的新闻在网上流传。经查,该女生父亲现任潢川县公安局北城派出所副所长,目前潢川县公安局正在对有关情况进一步核查。(7月13日    凤凰网)

“子不教父之过”,对于这样嚣张的年轻人,既有社会现实的狭隘性,也有当下体制内灌输式教育的弊端。泼墨老师当然不对,但是对于一个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讲,他的行为受到多方的影响,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就是派出所的一名副所长。虽然警察这个行业扎眼,但是一个“副所长”还不能足以让这个小姑娘为所欲为。相关媒体和舆论不应该仅仅盯住“副所长”的芝麻小官不放,好好探讨学生内在的心理最重要,即便是人家是副所长,也不能替女儿顶罪不是。

“我爸是某某”的话语,最初源自“我爸是李刚”,随之,各种杜撰演绎都跟风而来,真的假的,根本无法辨别,平民中天生带有对于基层官吏的偏见,再加上有些官员的嘴脸傲慢无常,双方的代沟形成。这个时候,官员身边的一些近亲属的各种言行出格,往往成为官员事件的导火索,虽然发生的事情看似同官员本身风牛马不相及,但是如果较起真来,吃亏的往往是官员。这种最根本的吃亏不在于事件处理的本身,更多的是官员本身就会有污点。

警察,在群众心中的威信是崇高的,源于天生的使命感,连带着警察的子女都跟着自豪,但这种盲目的引导,会让未形成完整世界观的孩子心中长出一道偏执,这才是令人害怕的。由于警察的职业特性,繁忙的工作,同家人聚少离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对孩子的疏忽管教,当孩子问及从事警察行业的父母是,一句抓逃犯去了,抓小偷去了,让小孩们感到惊奇,这或许也是形成“我爸是某某”的最直观的印象。但并不能代表警察官员本身就会犯错。

面对这种“我爸是副所长”的言论,需要区别对待。孩子是孩子,同大人何干,为啥不说说学校的教育缺失,在学校犯的事,就应该按照学校的规矩解决。如果改名学生的副所长爸爸没有藏私,大可不必对其人肉索搜和人身攻击。当地的公安部门虽然有公布真相的责任,但是不一定非要动辄“停职、处罚”之类的决定,如果因为媒体舆论的压力处分这名副所长,岂非有听风着雨的嫌疑?

作者地址:河北省临西县阳光大街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