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空心小学折射城乡教育失衡

[ 作者:何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08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媒体报道山西省五寨县一些乡村学校空巢严重,引起广泛关注。从全国范围来看,这并不是个例,“空心校”正在大量涌现。

乡村小学“空心化”,应当说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一方面,过去受到计生国策的影响,出生人口在减少,导致乡村孩子数量在减少,乡村小学的生源也随之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打工,或者直接在城市定居转为市民,他们的子女理所当然的离开乡村去城里上学。而且,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权越来越得到保障,农民工子女去城里读书不再是特别难的事情,大部分农民工子女都能实现这一点。

但也应看到,眼下各地乡村小学出现的“空心化”,除了这个客观因素之外,还因为乡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绝大多数地方的城市教育水平和质量远高于乡村学校,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便父母生活在农村,也往往多花钱送孩子去县城上小学,进而加剧了乡村小学生源的流失。在乡村小学“空心化”与城市小学“超级化”反差的新形势下,实际上更加考验城乡教育资源的科学化、合理化配置。因此有必要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配置,在学校硬件建设、师资力量、生均经费等多个关键指标上进行统一标准,推动城乡教育均等化加快发展。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 2016-07-07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