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少一点将就 多一点讲究

[ 作者:张皓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15 录入:7 ]

行政工作中,制度规定的“硬杠杠”,我们必须严丝合缝、精益求精地执行,高标准完成任务。而在“软指标”上,好些同志把生活上的“打哈哈”带到了工作中,习惯于马虎了事,有人戏称这些人为“差不多”先生。

问题在于,多数工作、事情、任务是不可以将就的。表面上看来,盖个章子、办个手续、领个低保等工作只要循规蹈矩办成就行了,不需要认真考究、精雕细琢。实际上,“办成”与“办好”虽是一字之差,但仔细琢磨,“办成”仅是做了分内工作、具体事情,“办好”则大家心里舒畅、皆大欢喜。花费同样的精力、工力、时间去做同样的事情,有板有眼的“办好”,何乐而不为呢?

有的群众反映,以前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是“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现在的干部更像“橡皮泥”,能伸能缩,工作量缩水,标准也跟着缩水,事办了但是办不到群众心窝子里去,心里边总感觉藏着一些“疙瘩”,总觉得“差点啥”。

实际上,“差不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差得远”。在一些部门单位、地方,“差不多”先生之所以能横行其道,实则是监管不力、责任不实。宽松环境之下,他们少了责任担当,多了慵懒散奢之风。

如果少一点将就、多一点讲究,我们不难发现,在工作实践中你会头顶晴天、脚踩大地,群众满意、单位放心。如果长期发扬工匠精神,你有可能还会收获意外之喜,出好的经验、做法,甚至你的思想会上升成为本单位、本系统、本地区的服务机制,惠及更多的人群。也唯有如此,你方能在个人成长上更快一点、在群众感情上更深一点、在境界修养上更高一点、在干事创业中更精一点。

讲究就要执行好标准。标准是一种尺度,掌握标准、用好标准、追求标准其实是守好了负责任、敢担当、真敬业的精神高地。尤其在今天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不将就、多讲究、高标准”本身就是生产力、创造力。

相信大家还记得毛主席当年的那句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认真,就是追求高标准的态度,就是对“将就”的宣战。今天,我们对待工作,就要高标准严要求,发扬工匠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待“差不多”先生,就要加强监管、从严问责。

难的不是办好一件事情,而是长期慎终如始,高标准办好一件事情。愿诸君少一点将就、多一点讲究、高一点标准,常保对事业和人生的敬畏之心,负责任守岗、勇担当尽责、高标准服务,把“差不多”先生逐出市场,把“完任务”作风彻底扫除。

作者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