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选择留在农村种地的中国农民越来越少,不一定是因为每亩土地不赚钱,关键是原因是什么?
每个务农劳力摊的地太少。
十一菌想帮每亩地算一笔账。
在这里先分享一个合作社的例子,以下数据来自黑龙江省仁发合作社2011年的财务数据。
仁发合作社在2011年的基本情况是:
土地规模经营1.5万亩,总收入2045.1万元,纯收入723.7万元。
十一菌给出的数据是已经去掉了付给入社村民的“地租”。这样算下来每亩的收益大概是500元,在我看来,这对于衡量长期土地的盈利能力是有些乐观的,因为其中还没有计算农机具厂库棚等固定的资产折旧。
2011年,像这样的固定资产价值达到2468万元,为了衡量土地的可持续性盈利能力,按照10年线性折旧,将折旧价格摊到每一亩土地上,这么算下来每一亩的净收益是317元。如下表格所示。
这每亩净收益317元是什么概念?我们和彼岸的美国比一比。这里使用的数据是USDA(美国农业部)发布的财务数据。
同样使用2011年的数据:
数据来自http://ers.usda.gov/data-products/farm-income-and-wealth-statistics/returns-to-operators,-us-and-state.aspx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农业于2011年经营回报大概在280元左右。
上图中“主要生产支出”包括:种子、肥料、药、饲料、油、电、维修、外包、营销、运输花费,其中“其他生产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房地产税费、地租等。先不论粮食收购保护价、土地产权、农资补贴这类因素,凭借公开数据显示,仁发社规模经营下每亩经营效益不仅不输,而且是高于美国平均水平的。
那为什么实际情况下看上去并不如美国?
我们怕的就是人均!
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人均约1200亩耕地,而我国的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约7.5亩(以总面积20.29亿亩为准),这其中相差200倍,假设在全国20亿亩的土地上每亩耕地的效益都与2011年的仁发社持平,达到350元租金和317元的净收益,那么人均享有7.5亩的每个农业劳动力作为土地承包权所有者和土地经营者这样双重收益下,每年总计获得5002.5元。
而外出打工者的收入是多少呢?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出的数据来看,外出打工收入一年在34000元。并且2014年时,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为2864元,同比增长9.8%。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结论显而易见
中国农民务农人均收入与外出打工者相差甚远。
那么,留在农村种地耕作的农民越来越少,以后怎么办?会不会引发粮食安全危机?
越是没人种地,就越有人想种地!
继续取用上文数据,出一道应用题:
假设隔壁老王和他同村的劳动力都享有每人7.5亩的耕地,村里只要有一个劳动力进城打工,老王就用350元/亩的价格把7.5亩地租下来,每亩净赚317元。如果打工收入不变,一直为34000元,那么需要几个同村人进城,老王才能每年挣到34000元呢?
12个
也就是说,一副牌,每个花色留一个A在家务农即可。到了那个时候,我国农业劳动力将从2.7亿下降到2000万,是美国农业从业者的10倍。
以上
中国乡村发现转自:头条号 聚土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