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把握六大关系提升农村土地流转质量

[ 作者:中国农业新闻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7 录入:吴玲香 ]

农村土地流转最近几年越来越热,各地也都希望通过土地流转解决农民增收不易、城镇化造成的空心村等难题。但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土地流转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并不如想象中简单。

为了提升土地流转质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室主任张云华从政策高度与专业角度分析了做好土地流转需要把握好的6大关系,对于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可以带来不少启示。

一是处理好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关系

张云华提出,首先要认清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流转的到底是什么权利,国家明确规定的是流转经营权,而不是承包权,转给企业的是经营的权利,是生产决策权和收益权,同时也要承担义务,比如保护耕地、支付租金等,这是土地流转前要明确的基本常识。

二是处理好规模和效益的关系

国家支持土地流转的目标,是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化农业。其中有一个关键词就是适度,不少研究表明,土地产量和综合效率,并非越大越好,需要稳定的一个水平,过度追求大和快,最终会过犹不及。因此,地方政府不能对土地流转下指标和任务,只能适当引导,以稳为主。

三是处理好家庭经营和企业经营的关系

国家文件和政策理论都表明,要引导工商资本到适合在农村发展和企业化经营的产业,如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服务业等等。不管是家庭农场经营,还是企业经营,都要把握方向,协同协作,做好风险防范。

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国务院办公室于20141230日发布的71号文件《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里面,提到政府和市场化中介如何分工的问题。

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的是基础性职能,引导的职能,包括法律的执行、价格的形成、土地流转交易服务登记等等,但有一部分可以委托市场中介。因为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各有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后能够让信息更加通畅,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五是土地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规模经营的关系

张云华主任指出,规模化有两种途径,一是土地的规模,二是有一个规模化、专业化的服务队伍,这也是一种高效的方式。所以说,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在未来也是土地流转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农村土地评估、土地流转专业性指导方面,通过7年的积累,作为市场中介组织已经具备的较大的优势,与地方政府、金融部门多方合作之后,土地流转在资金和专业化等方面的长期缺陷就能得到弥补。

六是处理好线上和线下的关系

如今在各行各业,互联网服务平台都是趋势,土地流转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平台信息传播快,搜集也快,但也需要明确,线上的服务是以线下为基础的,比如土地的测量、合同的签约、法律咨询等等,这些基础的工作都需要线下服务的支撑。

有了互联网+”之后,土地流转插上了飞得更稳、更快的翅膀,但除了线上服务之外,同时也要有脚踏实地的线下服务。湖南土流信息有限公司多年以来一直注重建设线下土地流转中心,成立了土流学院,以前瞻性眼光谋划土地流转市场,可持续性地服务三农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