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北京快递小哥被出租车司机连扇耳光,西安一快递员又被打了。只因快递三轮轻微擦剐轿车,圆通快递员小徐遭到车主一阵狠打,致面部出血和眉骨骨折,车上女子还叫骂“要不是穿着高跟鞋就把你踢废了。”(4月21日,网易新闻)
“医护人员被逼下跪”、“乘务员惨遭泼开水”、“乱扔垃圾起冲突致清洁工被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的戾气越来越多被发泄在最值得尊敬的服务者身上,就连兢兢业业、起早贪黑的快递员都难逃厄运。生活不易,巨大的工作压力中还要遭受精神侮辱,难道用双手辛勤工作的尊严都要无情践踏?
这是个浮躁的时代。当“拼爹、拼干爹、拼颜值”成为大众趋势和不劳而获的捷径,欺辱打骂劳动人员的新闻无非揭露了“以掌权握钱为地位”的社会丑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欺辱打骂一线劳动者,最终打伤了我们自己的脸面。
中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礼仪中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付出,获得应有的尊重,这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健康生态。服务人员在社会秩序中起着举足若轻的“螺丝钉”作用,直接关系着方便舒适的都市生活。一线劳动人员选择用双手创造生活,不“啃老”,也没有违背法律道义去坑蒙拐骗,勤恳的付出值得我们每个人以礼相待,而不是作为发泄对象。
“礼仪之邦”传承的不仅是中华美德,更是老祖宗对华夏儿女立下的言行“家规”。在羡慕日韩民族令人起敬的个人素质时,我们也该反思个人的一言一行: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多一些正义,少一些冷漠。13亿国人的确存在良莠不济的现状,但这不是自我否定的理由,广大公民更要为良知和正义呐喊,共同捍卫“礼仪之邦”。
作者单位:犍为县卫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