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常上网看看”是官民互动“直通车”

[ 作者:杜才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5 录入:7 ]

昨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首次公开向党员干部提出“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东北新闻网2016-04-20 13:25  来源: 党建网微平台   )

时下,网络作为一种开放的游戏、娱乐、学习、对话平台,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更多的群众乐于在网上表达自己思想、传递声音,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

上网的群众多了,在网上说的事情就相应多了,群众与领导干部在现实中接触机会就相应减少,如果不及时调整工作方略,干群距离将越来越远,干群关系将会逐步疏远,干部群众之间“血溶于水”的关系就会“变淡”,如果长期这样子下去,脱离了群众将使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很危险的信号。

面对这种新情况新形势,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坐在机关等群众上门说事,或按过去的人人见面说事的老办法行事是行不通了,要改变不利情况,官员们就得行动起来,主动带头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到有群众的网络地带去,当好“网络干部”,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

一是领导干部要到当地群众集聚的各个论坛、贴吧、QQ群里去,了解上网群众的工作、生活动态,看看他们在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咨询些什么,把握群众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二是领导干部要体现担当精神,敢于亮出党员干部身份,取信于民,才能听到群众的真心话、大实话;三是要按照首问责任制的要求,及时在网上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问题,对于网民提出的咨询性问题,要及时准确作答;四是对于要自己不能答复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相部门关反映,要专题与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公开答复,对个私问题私下及时答复;五是要收集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及时向当地领导、纪检监察部门、信访部门、政法公安部门报告,以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六是要发挥网络正能量,对不文明、不和谐的歪风邪气进行批评,宣传当在城乡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提高上网群众的文明素养,使网络的正能量处分发挥、长期发挥。

领导干部上网,实现与群众互动,对干部来说,必须要改变观念,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作为,为群众提供满意的网络服务;要实现官民互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提高网上办公水平,要在电脑软件、打字、文件搜索、语音回复等方面下功夫,“有了金刚钻,揽得瓷器活儿”,须练好一身过硬本领,提高“线上沟通”能力,增强网络服务水平,才能够达到互动及时性要求;要实行官民互动,还得提高政策水平,群众在网上提问涉及的,要说得出个子丑寅卯;要实现官民互动,还得树立平等意识,要把上网群众作为平等的交流主体,绝不能把自己看成是“官老爷”,否则,上网群众不仅会“敬而远之”,而且会“心甚恶之”,则达不到亲民、爱民、为民的目的。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发挥好干部的领导和主导作用,通过网络实现干群交流互动,落实好群众利益,把握好群众所思所想,始终维持好“水与舟”的动态平衡,才能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力量凝聚成“一股绳”,推动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得以全部实现,只有这样的领导干部才是好干部,只有这样的民族才是有未来和希望的伟大民族。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