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组织部昨天发布任前公示,拟提拔包括第七批援藏干部领队、西藏拉萨市委副书记马新明在内的3名援藏干部。(人民日报2016年04月13日来源:京华时报)
据京城组织部门任前公示显示,前往藏区挂职锻炼的马新明、陈献森、范永红等3名“七零后”援藏干部,分别晋升一个职务职级,被提拔为正局级、副局级干部,他们人数不多,但为干部选拔任用树立了一个高高的“风向标”,让正在或曾经在艰苦边远地区锻炼、工作的干部感受到干部政策的阳光。
本次3名援藏干部被提拔使用,还登上了中国最重要的党政报刊《人民日报》,可喜可贺,应有“三重”导向功能:一是大张旗鼓提拔使用艰苦地区锻炼干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在艰苦地区一线工作人员原则上优先提拔”的重要体现,使艰苦地区锻炼干部“有甜头”“有想头”“有奔头”;二是大张旗鼓提拔援藏干部领队或者援藏干部中表现最突出的干部,对其他援藏干部或有“牵引效应”,或交出更加满意的答卷;三是大张旗鼓提拔援藏干部,对于“援疆干部”“灾区援建干部”“援外干部”或有“多米诺骨牌效应”,他们也将是此项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名正言顺的受益者。
援藏干部应该被提拔使用,因为有二:其一是因为援藏干部离家千里,克服缺氧、语言不同、风俗迥异的困难,到雪域高原,把发达地区的好做法、好思路带进藏区,这本身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其二是援藏干部深入藏区,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发展工作、维稳工作、民族团结工作,得到藏区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援藏干部履行神圣使命对国家对民族是一份贡献。
与这3名援藏干部大张旗鼓的被提拔相比,有的市县援藏干部就没有这待遇了,显得被重视不够!比如四川第二批援藏干部出发时,文件上白纸黑字的写作“援藏干部原则上优先提拔使用”,但绵阳市第二批干部于2014年7月从援藏地返回后,仅仅是援藏干部领队雷建新领队、周晓军领队和部分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其他大部分干部人才还是“酒酸不售”“原封不动”,而当地没有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 “还要动得快些”,让“原则上优先使用”成为一句空话,也成为其他干部对援藏干部的笑话。看着四川省第二批援藏干部的现状,第三批援藏干部马上又将于6月结束为期两年的援藏工作生涯返回原工作单位,不知道他们心理上又作何感想。
第七批前往藏区挂职锻炼的马新明、陈献森、范永红等3名“七零后”援藏干部得到晋职晋级,既是中央对援藏工作的肯定,有释放了鲜明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导向信号,笔者也希望此项政策不仅在中央层面要落实,在省市县地方上更要贯彻落实,让更多“援藏”、“援疆”“援外”“援建”干部提拔使用成为常态,让更多的、在艰苦环境中锻炼的干部看得到希望、感受到付出与收获的存在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