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退职还乡不能成特权还乡

[ 作者: 王军荣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07 录入:王惠敏 ]

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村的经济需要发展,农村的文化需要繁荣,这些能靠这些“退职还乡”的人吗?恐怕不行。一方面有多少人会愿意“退职还乡”?在城市生活惯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均在城市,人老了却要回到故乡,而且这故乡也未必能够回得去。回去恐怕不太习惯;另一方面真的愿意“退职还乡”,可能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能为家乡做什么事?恐怕也要打一个问号。更需要注意的是,“退职还乡”还要给予种种优惠,比如有政府部门给出相关政策,将返乡者的住宅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布局,这就有搞特权的嫌疑了,甚至可能会带坏乡风。

“新乡贤文化”也绝不是等同于“告老还乡”或是“退职还乡”。这些在大城市中生活了多年的官员、知识分子恐怕会遭遇“水土”不服。

至于发展“乡贤文化”,还是要根植于农村,如何建设好农村,充分利用好农村的本土人才,这才是根本。不必给“退职还乡”者更多的优惠和特权。“退职还乡”不一定非要限制于“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农民工难道就不行吗?让在城市中打工的农民工回到农村成为“乡贤”才更有意义,毕竟他们是要回到农村,也是最愿意回到农村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   2016年04月06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