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小人物大情怀,察民情有真爱

[ 作者:李昌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07 录入:16 ]

-----观《小镇大法官》电视连续剧有感

近日,国内首部36集田园法制喜剧《小镇大法官》(原名《中国式法庭》)正在央视黄金档热播,该剧以新颖独特的选材、传神兼备的小人物塑造、欢笑暖心的过硬故事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瞩目,让人耳目一新,难以释怀。

也许是同样身在基层法院,也许是与剧中由林永健主演的《小镇大法官》主人公王德忠有不少的“相似”经历,从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播之初该剧就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不管我上班工作有多累,每晚我都准时收看,与剧中人同悲同喜、同欢同乐.......

剧中“小眼暖男”林永健颠覆以往形象,演绎一位充满喜感的多面小法官王德忠,更获不少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好评。小人物也有大人生、大情怀,也有对法律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真爱。可以说林永健演活了挣扎于法与情、情与理之间的小镇法官内心情感世界的纠葛,以及用他独特的“草根智慧”巧妙的处理乡间各种纠纷的基层法官感人形象,既诙谐可乐,个性鲜明、也非常地接地气。不少业内人士与观众都大赞林永健的表演,许多网友更为林永健点赞,称他演的小法官“王德忠,么么哒”,我更是深有同感。

在当下《女医明妃传》、《芈月传》、《琅琊榜 》、《花千骨》等宫庭、武侠、魔幻、都市爱情、青春偶像剧在银屏盛行的背景下,《小镇大法官》却以“田园法制喜剧”的独特风格、不走寻常路方式受到不少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我特别喜爱《小镇大法官》这部连续剧,不但是因为它是今年最高法院推行“依法治国”精心打造的重点剧目,更是因为它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剖析基层法庭、呈现基层法官的工作、生活、情感的轻喜剧电视连续剧。

该剧以幽默的笔触讲述了以王德忠为代表的荷塘镇法庭的法官如何坐在炕头上、田地间、房前屋后的大树下,在情与法、法与理的矛盾中、交织中,在乡村小镇芸芸众生的嬉笑怒骂中辛勤解决荷塘镇邻里之间、真假离婚、老人赡养等那些身边的棘手事儿。故事情节诙谐幽默,让人捧腹大笑之余又发人深省。不少业内人士和观众都表示,“虽然现在大IP盛行,不过故事永远是王道。《小镇大法官》表面看是小故事,但它是以小见大,扎实、有力,有大冲突,大人生,大情怀,非常的抓人,人物与我们身边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基层的生活折射社会变化,我们国家有上万个小镇,也有上万个小镇法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镇法官却能影响整个小镇,发挥重大作用。

我深深地体会到,剧中主人公---荷塘镇一位奇葩“大法官”王德忠,骑着自行车、提着公文包,可以说哪里需要去哪里,甚至会到案件当事人家中去调解案件,活脱脱一个“流动法庭”,处理方式游刃有余、不走寻常路,打破了观众对法官不苟言笑、周正刻板的固有印象,可以说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小镇法官的缩影,是民间智慧的缩影。  

我认为,王德忠式的处理方式也是一些基层法治现状的缩影。他对从都市新来的高学历年青法官姜浩,在到荷塘镇法庭处理第一件离婚案件意外受挫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咱们这里,断的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而咱这个地方,就是个说话的地方,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法,而且每个人认为自己心里这个法,是正确的、是有理的。可热闹了,有的是打着说、有的是闹着说、有的是哭着说、有的是怨着说,从白天说到黑天,不停的说,说着说着他就累了,累了他就走了。所以说咱呢,就得听他心里这个法,听他心里这个理儿,这就像喝茶一样,第一口永远都是苦的,但是越喝,越有咂摸头儿,越喝,越甜”.....

“其实,咱们老百姓没有那么多要求,他们就是希望有人能来听听他们的心声,陪他们说说话、唠唠嗑,把心里的不痛快说出来,事情自然就解决了。”.....

由此可见:小镇法官王德忠就像邻家大叔一样,性格像刘罗锅一样幽默可爱,办案时“能屈能伸”,看似“当断不断”,却熟悉乡风民俗、人情事故,常出人意料,又恰到好处;他虽是年过5旬的“老头”,思想做法跟不上“时代潮流”,但却善用“草根智慧”巧解民间看似“鸡毛蒜皮”,却很“棘手”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各种民间纠纷,化解当事人的重重心结;他信仰法律,坚守法庭,数十年风里来雨里去,为民排忧解难,就像你我生活中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不愧是我国千千万个扎根基层、默默耕耘、忠诚为民,为共和国司法事业无私奉献的基层法官的代表和缩影。

《小镇大法官》,我爱你!王德忠法官,我爱你!!

我要为千千万个王德忠式的扎根基层、默默耕耘、忠诚为民,无私奉献的基层法官讴歌,为你们点赞!!!

作者单位:北川法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