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贤还乡建新乡暖人心

[ 作者:叶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6 录入:7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刚要(草案)》中,都把“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还提到当下一个很热的词:“新乡贤文化”。(20160313 15:43:08 来源: 半月谈)

“乡贤”一词可以解释为:乡里中致力于乡村建设,为乡里的建设贡献一己之力的德行高尚的人。“乡贤文化”形成于漫长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中,植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之中,传承于古老而优秀的中华文化之中,它体现了现代乡村建设的新思想与新追求。

落叶总要归根,乡贤还乡在排解乡愁的同时,也带来了自己多年的社会经验与经历,用自己的所学、所知、所想付诸行动,带领乡村人民一起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改造自己的家乡,帮助家乡的人民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的生活水平。乡贤在带领乡村群众建设家乡的道路上,响应党的号召,落实政府的要求,努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家乡的发展与进步出谋划策。

可以说乡贤文化的提出有利于推动乡村建设的整体发展。首先,乡贤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乡村的文化建设;其次,乡贤还乡更容易获得当地人民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乡村建设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乡村凝聚力的建设;最后,乡贤更容易了解乡村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乡村发展的战略规划,从而推动乡村的发展与进步。

当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的曲折性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可能会经历或大或小的磨难,乡贤回乡在建设乡村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因而,我们也要做好时刻接受挑战与挫折的准备。要坚定改造乡村旧面貌,建立乡村新生活的决心,不被困难和挫折吓倒,勇往直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贤还乡建新乡这一行动,不仅发挥了乡贤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用自己的社会经历与经验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乡村建设;而且还继承和发扬了有益于现代乡村发展的乡村文化,有利于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同时,乡贤还乡还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来自乡贤的温暖。总而言之,乡贤还乡为乡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因而我们还是呼吁乡贤还乡,为乡村的建设出谋划策,让暖流常驻人心。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桃龙藏族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