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农村在外打拼已经多年,从小时候读书开始,一次一次的离家越来越远,从初中高中到大学,与家乡的分割越来越远,从农村到县城到市里,最后到外省,家乡只是一年回去一次的旅途,那么近又那么远。
试想,如果当初自己不曾离开家乡,不曾为了学业为了追求的梦想,跨越大半个中国去追寻所谓的人生,所期待的理想,如今生活又是怎么样呢?如果没有离开农村,那么也不会读那么多书,最多初中读完就回家‘种地了,不出去打工,最终面临的也就是赶紧结婚生子,算一下那个时候也就16岁左右,讨个媳妇还能帮家里干活;如果没有离开农村,自然也不会觉得这些很奇怪,结婚生子这样的问题早晚要面对,用农村父母的话说,结了婚有人管着,也能够让父母少操心点,最后弟兄几个分家,各奔各的生活,也减轻父母的负担。
如果当初没有离开农村,现在会是什么样?如果当初自己读完初中也就没有继续往下再读书了,自然家里也不会因为上大学而欠下一笔不小的债款,自始至终做一名本分的农民,种地养猪,教育子女,照顾父母,自食其力,也不会因为欠下什么债,到二十四五岁的时候,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大的可能五岁了,小的也能走路了,自然也没有多大的负担,再穷再苦,孩子也都拉扯大了。孩子也开始读书了,更不用像以前一样东借西凑的为孩子的学费发愁,孩子吃的穿得玩得也舍得买,长期生活在农村,也不知道城市孩子咋样,也没有什么起跑线的概念,孩子也没输在起跑线。
如果不曾离开农村,也不会体验到城市的压力,也不会因为如何在城市安家而发愁,家里的老房子还算宽敞,如果弟兄分家,实在不方便,最多再另起一栋房屋起来,不要多豪华,材料也可以就地取材,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动手,村里能请到人帮忙的也不包给别人做,最终也不会花费多少钱,可能会欠下一点债,但也不会像城市一样,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还清,不用每个月还钱,等钱苦够了,一次性还了,不用再拖拖拉拉的。
如果当初没有离开农村,现在会是什么样?如果没有离开农村,在家里除了种地外,还会学着养几头猪,除了留一头过年,剩下的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一口气卖掉,不能保证赚多少钱,但是在农村每一分收入都不容易,没人会觉得太少而嫌弃,在农村种地很辛苦,早出晚归,干了几年也都习惯了,农忙忙完了,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下,不用像在城市上班一样,再苦再累,还是得坚持,每天还要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工作没了,就不知道干嘛了。
如果没有离开农村,时间久了也会染上喝酒打牌的烂习惯,碰到村里哪家办酒办事,也会去凑热闹,经常喝得醉醺醺的大半夜才回来,过年过节,也会跟着打牌赌钱,但是玩得不大,不至于倾家荡产。玩归玩闲归闲,该到种地的时候,还是不会耽搁的。
如果没有离开农村,在农村做一个本分的农民,无法理解城市的生活,还是羡慕那些出去了的人,不知道城市的压力,可能也不理解他们的无奈,对城市还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虽不用关心房价股市,但还是关心粮食价格,猪肉价格,更关心地里的庄稼,是不是该除草了,是不是该施肥了。
如果当初没有离开农村,现在会是什么样?如果没有离开农村,我想生活也不会像大家说的那么不堪,因为没有去过城市,也不理解城市那些令人发愁的东西,更不用每天为各种事情忙的焦头烂耳,没有房贷车贷压力,现在三十岁不到,自己没有多大的追求,开始为子女今后读书攒钱,提早做好准备,希望子女今后能够上个大学,出去外面见见世面。
事实的事实是我们离开了农村,所以很多看法观点都改变了,对于农村这些年的真实情况并不那么了解的,常常以自己在外的眼光来看待农村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村那些事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